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图片新闻

满硐乡农民吴怀景下山转型迎来美好前景

  • 发布日期:2011-06-28 15:53
  • 浏览次数:
  • 录入人:嘉祥信息录入员
  • 信息来源:维护机构

满硐乡农民吴怀景下山转型迎来美好前景

53岁的满硐乡南武山中村农民吴怀景,从小就与石头打交道,他经历了从人工开采到机械开采的变化过程,开山打石几乎成为他生活的全部,在他的思想意识里,“靠山”就得“吃山”,开山打石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吴怀景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南武山上打石头。当时全靠人工,一天下来累死累活,打不了多少石头,但挣得钱足以养家糊口。后来,开山打石实现了机械化,加快了开采速度。2007年吴怀景和其他六家合作,买了一个山锯,锯石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吴怀景和他的合伙人都尝到了赚钱的甜头。正当他们想大干一场的时候,嘉祥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对南部山区实施封山禁采的决定。吴怀景感到非常苦恼和绝望,自己辛辛苦苦在山上干了大半辈子,封了山,以后怎么活啊?欠的账怎么还啊?他先后到乡里和县里上访,诉说自己的苦恼和迷茫。县乡两级领导都接待过他,对他进行开导和教育,讲述封山禁采的意义,生态环境整治的必要性。经过教育,他思想认识虽然有所提高,但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真正使吴怀景的思想发生根本变化的是满硐乡组织的外出参观考察和满硐乡党委政府给他解决了实际困难。为了开阔开山打石户的眼界,转变他们的思想,更新他们的观念,满硐乡先后组织部分开采户到莱州、烟台和长清考察种植和养殖业。吴怀景也是其中的一员。在莱州,他耳闻目睹了当地农户因为饲养长毛兔而富甲一方的实例,这对他产生了极大的思想震撼,他固执的大脑豁然开朗:不开山打石不照样可以发家致富吗?回来后,吴怀景积极主动地要求转产转型,决定发展长发兔。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以自己的2亩责任田换了他人的2亩山坡地,用来建设养殖场。满硐乡党委政府雪中送炭,又给他多方协调贷款6万元。这样,一个占地面积2亩的养殖场在南卧龙山脚下建成了。

吴怀景一期购进长毛兔种兔120只,肉兔20只、獭兔40只。据吴怀景介绍,一只长毛兔一年可剪毛5次,一次可剪兔毛7两左右,一年就是3.5斤。1斤兔毛市场价是120元,一只兔子的兔毛销售收入就是420元。120只长毛兔一年仅就兔毛销售收入即可达5万余元。在这120只长毛兔中,其中公兔60只,母兔60只,一只长毛兔一年可产幼兔30余只。一年以后,这120只长毛兔可繁殖到2000多只,年收入80余万元。目前,吴怀景已经卖了20多斤兔毛,收入2400元。

为了解决吴怀景养殖中的技术问题,满硐乡专门从县畜牧局聘请了高级兽医师乔念民前去指导。乔念民表示,吴怀景养殖中出现什么困难,他随叫随到。

吴怀景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县里领导、乡里领导让我转型,我还不理解,也没少找过乡里的麻烦,现在想想,真是不好意思。实践证明:不是离了山不行,而是思想认识有问题。现在,我感觉路子宽多了。我早上喂一次兔子,晚上喂一次,然后找个地方一蹲,比原来累死累活地轻松多了。面对未来,吴怀景信心百倍:有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上个人的努力奋斗,前景一定越来越美好。(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