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镇街动态

黄垓镇强化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

  • 发布日期:2020-10-13 08:44
  • 浏览次数:
  • 录入人:嘉祥县黄垓镇人民政府
  • 信息来源:嘉祥县黄垓镇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黄垓镇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双基”工作为目标,按照全县“1269”工程行动计划和推进图,明确党建责任,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工作举措,确定任务目标,细化责任落实,围绕建强基层组织阵地、提升群众服务功能、加快增收致富步伐、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等重点中心工作,务实拼搏,稳扎稳打,努力促进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推进黄垓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加强阵地建设,提升党群服务功能。镇党委、政府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基础,强化农村党组织引领作用,努力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一是建强村级阵地,推进综合服务提档升级。该镇严格按照《嘉祥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五统一”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筹资120余万元实施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按照统一标准设置旗杆底座、旗杆、悬挂国旗,粉刷村两委大院内外墙31处,配备规范制度牌匾31套,今年新建铁庙、杨村、井庄3处办公场所,修缮司垓、胡楼2处办公场所;投资10万元高标准对31个村的公开栏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统一设计、统一制作,安装村务公开栏93套,全面提升“建、管、用”水平,村级组织场所规范化建设得到极大提升。二是实行网格化包保,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该镇推行网格化包保机制,对各村群众进行了网格化划分,发放印有包保干部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的“连心卡”6000余张,让群众知道有事找谁问、有意见向谁提、有困难找谁帮,在群众与政府之间搭建一座连心桥;积极开展“下村现场办公、下村走访群众、下村上门服务”结对帮扶活动,着力探索改进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突出问题、服务村民群众的好方法,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沟渠路边搞调研,把群众反映的问题采取“现场看、当场议、立时决”的办法立说立行,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进村入户,在庭院中促膝交谈,在田间中征求意见,及时发现、解决一件件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这样“面对面”让群众提意见,“背对背”让群众敢开口,原汁原味听取诉求和建议,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紧密;深化巩固“建居民档案、记民情日记、解基层难题”工作,扎实推进“民意‘5’来听行动”,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开展入户走访,围绕“三知四清”、落实五项任务要求,坚持“一月一见面,每周一联系”,详细了解社情民意,记好民情日记,着力增强党群干群沟通联系,拉近党群干群距离,有效形成了“有问题找党员干部”的良好局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三级帮扶干部走访群众2.5万余人次,发现问题462件、现场解决389件、挂牌督办73件,累计解决问题441件。三是加强移风易俗,着力改善摒弃陈规陋习。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31个行政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由各村支部书记任理事长,选聘村内资格老、威信高的“五老”乡贤为成员,在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把移风易俗写入村规民约,做到了红白理事会有人员、有章程、有办理流程和办事标准,组织引导村民的红白喜事按要求规范办理,号召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严格执行事先报备制度,身先士卒地宣传落实“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婚事新办”新观念,有效遏制了“红白事”大操大办现象,狠刹了盲目攀比、奢侈浪费之风。四是完善监督机制,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常态化。该镇扎实抓好村级党务村务公开工作,一方面建立健全各村监督机制,常态化推进村财务审计和督查,一方面强化村级党务、财务公开,力求让公开栏成为干群的“连心栏”、乡村的“振兴栏”、群众的“关心栏”;在公开中,该镇实行“年度、季度、每月、随时”公开形式,凡涉及年度总结、计划执行情况的,按照每年公开一次原则,除长期公开的内容外,按照每季度一公开的原则,财务收支情况、明细每月进行公示一次,其他需及时向党员群众公开的事项,做到随时公开。通过公开,把各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及群众关心关切的事情,定期向村民公布,让村民及时了解实情,接受村民监督,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中来,真正做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夯实了基础。

发展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镇党委、政府将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抓手,统筹部署,多措并举,强力推进,从根本上破解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难题,有效解决了村级党组织“无钱办事”的短板制约。注重发挥区位优势和传统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环卫特种车辆产业和高附加值种植业,积极推行“支部+协会+合作社”和“支部+产业”的发展新模式,探索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经营”的增收路。在镇级层面,该镇高标准规划建设了黄垓镇环卫产业园,扎实推进环卫产业振兴,目前全镇环卫特种车辆制造企业发展到16家,诸如祥农、天顺、华宇、华方、美盛等都成为全国有名的环卫特种车辆制造企业,镇党委审时度势,及时在规模企业成立了党支部,使企业发展如虎添翼,像祥农环卫公司产品由原来单一的吸粪车、洒水车变为制造、研发、销售近二十多种环卫特种车型,实现年生产各种环卫特种车6000余辆,年销售收入达到3.2亿元,创利税3000多万元;天顺环卫设备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达到2亿元,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认证;他们都成功进入“中国环卫机械设备50强单位”,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出口到东南亚许多国家,环卫特种车辆制造成为黄垓镇优势明显的支柱产业。在村级层面,该镇把发展“绿色、高效、新特”种植作为增收致富的主渠道,积极内引外联,攀大靠强,借势发展,朱庄村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济南源生木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在原闲置小学校园内建设食品厂,按照谁建厂、谁投资的模式,村委会每年收取2万的租金,同时村两委将35万项目扶持资金注入企业,采用入股保底分红的方式,每年保底分红为4.2万元,这不仅使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6.2万余元,而且还带动帮助6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村集体、个人“双增收”;黄北村注册成立了御景苗木种植合作社,建设了冉子社区,启动了冉子商贸一体化工程建设,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5万元;东丁村建设3460㎡的冬暖式蔬菜大棚,种植辣椒发展订单农业;张庄村在原小学楼顶安装24kw光伏发电150㎡;杨村、前进、老庵三个村将扶持资金注入企业分别获取分红;全面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功经验,在去年重点打造鲁鑫生态田园综合体项目和丰玉霖种植合作社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扶持东丁村种植合作社等11个支部领办合作社项目;西孔村党员孔祥宏注册成立了嘉祥县硕源农作物种植合作社,投资500万元建设了825平方米、容藏1000吨的蔬菜保鲜冷库,融资600万元在1500亩的土地上安装灌溉自喷嘴,依托京津唐特菜销售平台,建成了2000余亩的西兰花种植基地,亩产特菜4000斤、创收7000余元。截至目前,全镇18个行政建制优化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实现了5万元以上,其中超过10万的达到了11个村。

整治人居环境,扮靓乡村美丽家园。镇党委、政府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检验党员干部的主战场、练兵场,推行定点、定人、定责工作制度,镇主要领导牵头抓总,班子成员统筹协调,镇村干部具体跟进,强化“一线工作法”,广大党员干部戴党徽,穿红夹,突出发挥“头雁”效应,为群众作模范、当楷模;实行人居环境日报告制度,每日坚持在镇村党员微信群中发布工作推进照片,营造出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形成了“党组织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的良好局面。按照副科级干部包片、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保洁员包点的原则,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建立起横到边、纵到底的工作网络,确保镇村环境卫生整治扎实推进;坚持“镇村并重,水陆齐治”的工作原则,对辖区道路、坑塘、村庄街巷、背街死角进行彻底清理整治,在各村,全镇各村组织机械、人力齐上阵,对占据道路两侧的“三堆”进行彻底清理,对坑塘漂浮垃圾进行彻底打捞,对背街死角垃圾进行彻底清运,确保不留卫生盲点死角;在省县乡道各个路域,组织环卫所和保洁公司发动环卫工人,采取机械作业、包保到人的方式,对镇驻地绿化带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洗冲刷和清理,对省道338线、大黄路、大寨路、跃进路、黄金路等辖区主要交通要道路旁的杂草、垃圾进行了清理清除和清运,全镇累计清理杂草落叶面积15000余平方,清运各种垃圾70余吨;在镇驻地,严厉整治乱摆乱放现象,禁止店外经营、占道经营和乱摆乱放乱停,引导出行群众遵守交通规则,禁止在机动车道乱停乱放,组织建委、环保、工商、交通等部门干部加大巡查密度,严厉惩治各类违规行为,努力形成规范管理常态化。通过持续不懈努力,使镇村面貌形象和品位得到极大提升,为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  丁万成  冯再强   审核  丁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