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农业农村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打算(2021年1月)
- 发布日期:2021-01-11
- 浏览次数:
索引号: | 113708294941001661/2021-04121 | 发布机构: | 嘉祥县农业农村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成文日期: | 2021-01-11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一、2020年工作总结及工作亮点
1、粮食生产稳定。据农情调度,全县小麦收获68万亩,夏粮总产达到36.89万吨;秋粮收获63.76万亩,秋粮总产32.22万吨,其中玉米播种46.8万亩,大豆播种14.1万亩,水稻插秧2.6万亩,其他杂粮面积0.26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农业生产平稳有序。全年粮食总产69.11万吨,比上年增加2.05万吨,增幅3.06%。
2、绿色富民产业加快发展。蔬菜7.29万亩,较去年减少14.7%,其中,小拱棚2500亩,大中拱棚3700亩,温室1700亩,产量14.62 万吨,产值0.86亿元,其中瓜菜产量14.30万吨、产值0.42亿元,食用菌产量0.32吨、产值0.44亿元。新增经济林2010亩、达到3.78万亩,其中桃1.16万亩、苹果0.78万亩、葡萄0.58万亩,果品产量4.2万吨,产值0.84亿元。水产养殖7650亩,其中精养池塘2200亩,稻渔综合种养1200余亩,产量0.12万吨,产值0.12亿元。
3、技术指导及时到位。印发草地贪夜蛾、小麦条锈病彩色识别挂图3万份,生产技术、防控技术明白纸5万份,发布病虫情报28期。举办各类培训班10余期,培训高素质职业农民1100人次,举办技术讲座5期,田间、微信短信指导7300余人次。小麦统防统治32万亩,指导浇水、施肥、喷药等160余万亩次。与山东省农科院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大豆种业、肉羊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荐3人评选“齐鲁乡村之星”。 落实公费培养农科生15名。
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新建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2处、安全追溯点4处,标准化示范面积3万亩。59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9753张,发放电子合格证54.9万张。镇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全覆盖,达到省级创建标准。新增水肥一体化5050亩。实施小麦统防统治32万亩。完成部监督抽查1次、6批次,省厅2次、65批次,市级7次、540批次,合格率100%,省粮食质量安全专项监测2次、20批次。县级定量抽检514批次,合格率99.6%,定性快检8000批次。1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续展验收。耕地类别划分通过省级验收。新增“三品一标”认证7个。
5、农资打假护农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出动行政执法人员660多人次,检查农资市场110余次,检查种子品种60多个、种子企业20家;农药品种140多个、肥料品种20多个。查处违法经营5起、立案并办结3起。调解群众服务热线100余件。结合“3.15”等开展集中法制宣传活动6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30000余份。
6、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组织12家(次)企业参加2020年“济宁礼飨”优质农产品年货节、济宁第九届放鱼节暨“济宁礼飨”第三届优质农产品展销会、济宁市农民丰收节、山东大厦济宁名品品鉴会、第十八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组织3家企业参加鲁产名品在县助农、2家企业参加“市长来了-济宁城市品牌推介专场”直播活动。5家企业7个产品列入“济宁礼飨”品牌目录。两家企业申报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全力打造“嘉祥豆种”区域公用品牌。举办第四届农产品博览会等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
7、产业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新注册合作社140个,新增省级示范社11个、市级3个、县级19个。新注册家庭农场173家、新增省级示范场1家、市级3家、县级11家。新增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5家。继续实施大豆良种繁育基地、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规模农作物种子企业达到20家,大豆种子交易量1.3亿斤以上,占全国1/3、长城以南70%以上。
8、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认定省乡土产业名品村10个。获省休闲农业精品园区2个,获批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个。获批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县、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1家。与省农科院签约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大豆种业、肉羊产业技术研究院。老僧堂镇被认定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认定通过第三方验收。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现益农信息社行政村全覆盖。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市级14个、县级13个。
9、全面落实惠农项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8918.94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79.18万亩,繁种大豆收入保险承保9.89万亩,特色种植业巨灾保险承保7.39万亩,农业保险保费补贴1686.65万元。耕地轮作休耕试点0.71万亩、补贴1065.6万元。小麦统一供种服务38.95万亩。2019年仲山镇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市验收,2020年4万亩正在组织公开招投标。
10、农业改革不断深化。整合涉农资金910万元,筛选确定集体经济扶持项目26个,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超过5万元,超过10万元的村225个、占比62.85%。新增土地流转6.93万亩,流转率达到51.68%。第一批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及试验任务进展顺利,,成立全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盟及联盟党委,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率先入盟,全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76个。确定“鲁担惠农贷-强村贷”第一批项目库23个,共计申请245万元。合作社带动村级集体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村43个,10万元以上的村32个。仲山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发挥优势强合作、拓展服务促增收”获第二批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二、2021年工作打算
1、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和产品结构,推广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绿色化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瓜菜、果品、食用菌、中药材等生产。强化主导产业培育,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开展产业兴村强镇(街)行动,培植“一村一品、一镇乡一业”,支持区域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每个镇街重点培育2--3个特色优势产业。实施4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继续实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提标改造粮食生产功能区,稳面积、提单产、降成本,确保粮食产能稳定在13亿斤水平。
2、着力培育新兴业态。推进农业与加工业、物流、电子商务、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三年行动,丰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内容,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实施国家级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新增市级以上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新认定农民合作社县级示范社、家庭农场示范场15个。新增土地流转面积增加2万亩。整合利用资源,构建培训体系,培训高素质职业农民300人。打造市级美丽示范乡村14个、省级美丽示范乡村3个。
3、持续打造特色品牌。借助省农科院合作共建大豆产业园、种业产业研究院、肉羊产业研究院,强力推进种业强县建设,支持骨干种子企业加快发展,开展生物育种“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严格种业市场监管,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持续打响“嘉祥豆种”品牌,县域良种繁育面积稳定在18万亩。争取筹办“中国·嘉祥首届大豆种子交易会”。加强“济宁礼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持续做大做强红皮大蒜、细长毛山药、白菊花等地方传统品牌,培植壮大伊莓果蔬、华生祥葡萄等新特品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举办嘉祥县第五届农产品博览会等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积极推介宣传农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4、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深入实施耕地地力保护和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强化绿色生态引领,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落实“四减四增”,推广绿色循环生产方式,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0.5万亩。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常态化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夯实生产主体责任,完善追溯体系,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创建标准化集成示范基地。积极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追溯体系,鼓励创建标准化集成示范基地,新认证“三品一标”5个,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5、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依托齐鲁产权交易中心嘉祥分中心,健全完善县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等全方位服务。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新模式,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新增土地流转面积增加2万亩。加大“鲁担惠农贷”“强村贷”等贷款力度,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扩大农业大灾保险试点范围,提高参保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