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街道>马村镇>工作动态

马村镇:党支部“抱团”,种出“金”麦穗

  • 发布日期:2021-09-16 11:13
  • 浏览次数:
  • 录入人:嘉祥县马村镇人民政府
  • 信息来源:嘉祥县马村镇人民政府

近年来,马村镇马西村坚定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道路,打造马西专业种植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由支部示范引领,带动种植户参与,合作社统筹管理服务,依托“马村镇合作社联盟”,实现“抱团”发展,走出了一条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基础薄弱难破解

马西村不管地理位置还是自然资源都不占优势,村民们一直以来都是靠天吃饭,得过且过,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习惯“等靠要” ;极个别稍微有想法的村民也是各自为战,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想问题办事情只关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对村里的公共事务不闻不问,甚至只要权益不讲义务,村子没有凝聚核心,集体意识淡化。一系列老大难问题阻碍了马西村的发展,迫使青壮年外出务工谋生,只有妇女、老人、小孩留在村里,看似稳定的村子,其实并没有什么内在发展动力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氛围。“我们村是一个无资源优势、无地域优势、无产业优势的传统农业村,对我们大部分村民来说,还是以种地为主,但是种地又不挣钱,再加上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回来种地,都出去打工去了,很多土地都被撂荒了,甚至没人耕、没人管。”村支部书记胡八金一句话,道出了马西村发展的瓶颈和无奈。找到一条适合村庄发展的“好路子”,是马西村支部书记胡八金的迫切心愿。如果再维持老样子原地踏步走,没有正确的发展方向,人们就更没有干劲了。

以诚求成闯新路

在学习了诸多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经验做法后,胡八金深刻认识到要以组织振兴推动产业振兴,进而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小农经营的道路行不通了,必须走合作共赢道路。要坚定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条路,但是发展什么项目呢?经过分析,马西村历年来种植“一麦一棒”,认为“一麦一棒”产业有基础、有优势,应该在这方面做做文章。

确定了发展的项目和思路,村“两委”先后开了十几次会,不断碰头、修正、完善,明确了合作社的股权构成,成立了马西村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胡八金和大伙合计着,让村民尽可能地把自己的地拿出来入股,但这个想法并没有得到村民的积极响应。“你说的这个合作社听都没听过,成不成啊?说来说去不还是种麦子玉米吗?有什么区别?”胡八金以为的“优势牌”却成为了吃闭门羹的理由。

“村里提倡办专业合作社,虽然种的还是麦子和玉米,但是种植管理全部由合作社统一负责,‘统购’、‘统管’、‘统销’,一方面可以抱团集中力量实施规模化经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以强拉弱带动村民致富,集体增收。 ”胡八金和其他村干部知道老百姓有各种各样的不解和担忧,便一户一户地走,一遍又一遍地给村民耐心讲解。

“年底还能分红,土地越多分红越多,我把地都入了股,反正我常年在外打工,家中土地一直撂荒,入了挣两份钱,少说还有800元保底呢,入上看看呗。”村民胡殿芳乐呵呵地说道。“村里天天来,软磨硬泡,我觉得村里党支部是真想干事,想让我们共同致富,我就相信他们试一试。”种粮大户赵向卫最初入股时也不坚定。就这样,马西村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迎来了首批68户入股农户。

在支部和胡八金的带领下,合作社进行良种繁育,与梁宝寺为农服务中心签订种植、回收合同,推广订单种植,由为农服务中心提供全程播种、籽粒收获、烘干代存等环节的托管服务。2019年5月12日,马西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召开了第一次分红大会。根据合作社章程,68户农户,108亩耕地入股,种植“一麦一棒”传统农作物,入股农户保底收入800元,再加之100元分红,合作社除去种子、化肥、收割、飞防等费用,实现纯利润25710元,其中20%公积金用于购买保险,农户、合作社、供销社按照4:3:3进行分红,108亩共分8227.2元,每亩合76元,入股农户每户实际到手976元。

抱团联盟迎曙光

虽然马西村合作社获得了收益,但还相差甚远,远不能适应乡村振兴大趋势,正当一筹莫展时,“联盟”的横空出世,为马西村再次带来了希望。原来,马村镇为实现“抱团”发展,在全镇推广了马西模式,并率先在全县成立了“马村镇支部领办合作社联盟”,以大带小、以强带弱,集中资源为广大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我们成立合作社走对路子了!我们对得起群众!我们加入联盟再蓄力!”得知这个消息胡八金别提多激动了。马西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成功,带动了村集体和群众的“双增收”,给群众带来了真金白银,更带来了村民对党支部的信任和认可,带来了全体村民凝心聚力谋发展的信心。对于此次合作社加入“联盟”,村里是一百个同意。

带着农机入股联盟,胡八金马不停蹄地投入了新一轮工作。马西村合作社经过社员集中商讨,将嘉祥县供销社资助村合作社的2万元加上村合作社集体收益1.5万元,花费3.5万元购买了植保无人机,将县委组织部资助的20万,购买了农用机械。既方便本合作社自己使用,又能入股“联盟”承接订单。目前,已增加了村集体收入1.2万元。除此之外,马西村依托“联盟”实现了农产品购销、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等综合服务一站式购买。胡八金说:“加入合作社联盟,联盟往我们这又是派人、又是送物,免费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虽然农资还是花钱,但是我们马西村合作社农机入股,也是联盟股东,那还挣着钱呢,我们的收入比过去可观多了”。对下步村级发展,胡八金信心满满,“我们干好自己的合作社,抱好咱的联盟大腿,一定能种出‘金’麦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