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垓镇2022年工作总结
- 发布日期:2023-01-19
- 浏览次数:
索引号: | 11370829004333558Y/2023-08123 | 发布机构: | 嘉祥县黄垓镇人民政府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成文日期: | 2023-01-19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2022年,黄垓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省市县工作部署要求,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目标,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抢抓机遇,凝心聚力,盯住目标,争先创优,奋力推进黄垓镇高质量跨越发展,着力打造“电商名镇”、“畜禽强镇”、“环卫重镇”。
(一)镇域经济稳步壮大。一是特色产业培育壮大。1-8月份,优质工业企业培育并列全县第一名,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位列全县第一名,高层次大院大所招引与合作并列第一名。市级“瞪羚企业”审批全县第一,省级“专精特新”审批全县第一。中运、祥农、中达威、帝宏4家企业入选2022年度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祥农入选2022年省级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中运、帝宏、中达威3家企业入选2022年度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运入选2022年度济宁市瞪羚企业;中运、祥农2家企业入选2022年市级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中运入选2022年济宁市企业技术中心;祥农成功申报济宁市制造业专项冠军,山东祥农专用车辆有限公司入选济宁市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企业。二是招商引资提升质效。招商引资落地4家企业,1家企业正在洽谈,其中济宁丽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食品级氧化钙、8万吨食品级氢氧化钙、5000吨食品级乳酸菌项目。项目总投资18000万元,预计年产值8000万元,预计年纳税300万元。山东中达威专用车辆有限公司年产2600套环卫设备组装项目。项目总投资24500万元,计划分三期建设,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2亿元,预计年纳税250万元。嘉祥超越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混合砂浆生产项目。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投产后预计年产值2000万元,预计年纳税50万元。冉柏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建设装修文化休闲酒店,总投资1280万元,占地面积15000㎡,户外建设面积11400㎡,建筑面积3600㎡,投入户外基础设施及装备100余套,建设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目前已部分试运行。黄垓镇新能源环卫设备产业园项目正在洽谈中,该项目由上海清柯基金投资,东风汽车集团、优必选科技提供产业技术支持,思彼思产业集团负责具体运营。项目分期实施,一期规划建设400亩,总投资投资10亿元,建设商务中心2.5万㎡;智能制造产业园16.5万㎡;项目一期投产后,园区可实现年营业收入23亿元,税收1.5亿元,安置和带动就业8000人。三是全面完成省道319、济广高速拓宽项目征地工作。省道319道路清理两侧法桐1000颗、路灯杆98根,改造电线杆160根,清除两侧260户下水道,伐掉户家树木400余颗;租赁土地42亩,拆除房屋10余间,花费56万对1.8公里弱电进行入地,1.8公里道路铺油。完成济广高速改扩建项目黄垓段共9公里,涉及农户668户、土地135亩的征地和部分房屋和养殖场拆迁工作。
(二)推广按揭农业畜牧业,打造“鲁南畜禽产业园”。一是大力推广按揭农业畜牧业。以鲁南畜禽产业园为试点,创新按揭信贷服务模式,支持农业畜牧业发展。依托山东万牛牧业投资建设鲁南畜禽产业园,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由农商行、保险公司提供贷款和保险,养殖户“拎包入园”承包经营,边交易边还款,从根本上破解农民参与现代高效农业的融资瓶颈。按揭农业按揭畜牧业投资7500万元,全县排名第1名。二是打造“鲁南畜牧产业园”。按照“千家万户抓繁育、业务部门抓防疫、营销部门抓交易,产业园区抓服务”的发展格局,投资7500万元,建设占地185亩,总建筑面积65878.2㎡,32个养殖交易单元的鲁南畜禽产业园。项目运用现代畜牧产业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在养殖生产、检疫、销售、存栏、物流等环节,不断降低成本,逐步实现全程监管、可追溯,有效提升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项目全面建成后,采用场户结合,构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扶持带动全镇农户发展养殖业不断壮大,使畜禽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三)守住守牢“一排底线”。一是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重点人员排查随访。强化重点地区返嘉人员排查管控,通过济时防系统、核酸检测“一网通”数据摸排、公安大数据推送、村居社区报备、“济宁报备”小程序平台自主报备、宾馆报备、交通卡口推送等渠道摸排重点地区返嘉人员。强化应检尽检人群日常管理,压实行业部门、单位责任,做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台账及核酸检测。加大发热病人跟踪随访力度,建立辖区居民发热人员台账,实行发热病人销号制度,发热病人经发热门诊诊断并检测核酸后纳入社区管理。提升核酸采样能力。设固定采样点2个、临时采样点31个,全部安装监控摄像头,留存视频监控,严格监管采样过程中顶替他人采样、采样不规范、核酸检测造假等问题的发生。累计制作宣传横幅200余条,宣传马甲150余件,制作微信公众号16期,印发宣传海报1000份,宣传明白纸1000张。切实做好货车司机摸排管控工作,各村队和镇经委每天下午5:00上报司机动态,违反政策的相关企业一律停业整顿。二是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963余次,检查各类经营单位及场所587家次,检查隐患1116余条,整改隐患1116余条,处罚企业1家,处罚金额1万元。拟再处罚3家企业,金额达5万以上。对“三类人员”开展培训任务,培训小微企业38家,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76人考试合格,合格率100%。通过三级标准化企业15家,7家小微企业已完成标准化初审工作。组织辖区20家工贸企业、5家加油站、11家中小学校等,开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98场次,开展防汛抢险、困难群众疏散等应急救援演练。三是全力抓实安保维稳。成立了党委书记任组长,有关科级领导任副组长,服务区书记、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保维稳指挥部。坚持每天早晨6点、晚上9点逐管区调度动态情况,召开安保维稳工作研判会商会议,对信访稳定、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当前安保维稳风险点进行梳理,研判制定工作措施。探索构建“1+2+3”信访矛盾化解机制,每个信访案件由1名科级干部、2名服务区干部、3名村“两委”干部组建化解专班,实行一包到底,尽全力化解矛盾。压实科级干部到信访接待室公开接访、主动约访,提高初信初访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圆满完成护航二十大维稳安保任务。
(四)人居环境持续推进,镇村品位有效提升。一是坚持高标推进,努力提升镇域环境。以工程的方式推进全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做到“一村一策”,逐村制定村庄规划设计。投资500余万对驻地进行整体提升,对驻地外立面喷涂真石漆3万余平方米,沿线门头牌匾统一更换铝塑板广告牌,统一安装铝塑板门头400余个,门前硬化3000余平方米。硬化主街、胡同2千余米,补植苗木1万余株,动用机械、人力清理四大堆400余处。1至8月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黑臭水体清零位居全县并列第1名。4月24日,黄垓镇鲁店村被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个部门评为第三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村,张垓村评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朱庄村入选“2021年度山东省级文明村镇”。二是集中治理,全面提升。通过整治坑塘、修缮道路、修剪绿化、清理四堆等措施,不断提升村庄颜值。共整治坑塘6处,拆除残垣断壁(荒芜庭院)26处,铺沥青路4公里,修剪绿化31个村,清理镇村周边四堆200余吨。针对每个疑难的路域环境问题现场拿方案拿措施,通过修缮道路、补植绿化、道路划线、树木涂白、墙体刷漆、打造重要节点等方式提高路域环境。硬化、修缮道路10公里,拆除违建320平方,粉刷墙体10万平方,补植绿化2万余株,道路划线15公里,树木涂白5公里。三是强化督考,保持长效机制。建立了“网格化”监管保洁长效机制,利用文明银行的作用,用小积分撬动环境长效保持,发挥群众的力量整治保持人居环境卫生。推行文明商铺创建行动,建立商铺门前五包制度,将商铺纳入文明银行管理,对商铺卫生保持情况进行积分,积分情况和商铺环卫费挂钩,根据卫生保持程度,可相应免除百分之30、50、80、100的卫生费,同时积分还可到驻地文明银行兑换商品。探索建立人居环境数字化监管平台,将镇驻地商铺一并纳入监管平台,用数字化手段和社会化监督的方式,做好镇驻地提升后的长效管理。
(五)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民增收明显增加。按照“单项有亮点,整体有特色”的发展思路,注重在特色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在促进农业增效上做文章,把发展“绿色、高效、新特”种植作为农民创收的主渠道。一是加快土地流转情况,提升规模经营。黄垓镇共有耕地面积4.3万亩,土地流转面积约2.6万亩,占承包地面积的60.4%以上,亩均流转收入900元左右。二是建设高标准农田,保障粮食安全。完成去年高标准农田建设7000亩,新钻57眼90m深井,铺设管道27千米;并积极建设今年新申请的高标准农田6200亩,疏通田间排水沟50余条,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筑牢粮食安全底线。人民日报头版连续两次报道我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护航,种地方便,一点按钮,喷灌设施便自动运行,细小水滴滋润着青青麦苗,效益实打实,一亩地每年节本增收300元。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化工作,夏季机收9个村,5500亩土地。三是推进特色产业高效发展。做大做强“特菜、水果、苗木、中草药”四大优势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推动农业向绿色、品牌、集群、融合方向转型升级。其中司垓村、西孔村发展西兰花为主的特菜种植面积2000余亩。硕源西兰花入选“济宁礼飨”产品目录名单,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
(六)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民生福祉显著提高。一是做好特殊群体生活保障。对267低保户、146五保人进行全面清理核查,清理清退已脱贫及死亡家庭3户、15人;新办低保10户21人,五保10人。全面推广“济时救”“嘉快救”救助平台,对2户因病因灾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及时落实救助措施。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村级大考核,扎实推进丧事综合服务“零跑腿”工作机制,明确3名代办员对逝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待遇补助等有关事项进行全程上门、免费办理,切实实现办事“一次就好”。对660名退役军人档案进行归档整理,率先在全县完成档案交接,受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通报表扬。全力推动“八一保”征缴,征缴率位于全县第二。高标准建设“如康家园”1处,开展残疾人就业、实用技能培训2期,为28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二是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对18个新文明实践站进行提升整治,完成2处高标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广泛发动志愿者,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秸秆禁烧、移风易俗知识宣传、孝亲敬老、美德健康生活等志愿服务,通过志愿活动,加强广大村民的思想和文明素质。开展送戏下乡10余场,电影下乡60余场、曾子学堂活动5场,培训20余名小学生学习书法、围棋等传统文化,丰富假期生活;三是防止返贫持续发力。建立“月走访、月调度”的工作机制,组织镇村帮扶干部每月重点排查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7200元的脱贫户、一般农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单人保等特殊困难家庭,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农户。2022年为全镇脱贫享受政策户及监测帮扶户开发日走访公益岗位20人,村级公益岗5人;帮助15户18人困难子女申请了“雨露计划”助学金5.4万元;为35名在校学生申请“春雷计划”助学金2.82万元;为143户帮扶户发放项目分红10.39万元。争取省级衔接资金85万元,实施了张垓村和杨村两个道路提升项目,为张垓村修建南北大街1条,全长1000余米,面积5500余平方米,为杨村硬化胡同16条,实现了全村道路硬化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