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实施方案(2023版)

济宁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济宁市财政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进一步落实畜禽生产经营者强制免疫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根据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山东省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实施方案(2023版)》的通知(鲁牧计财发〔2023〕1号)、济宁市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关于印发《山东省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实施方案(2023版)》的通知(济牧发字〔2023〕2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行积极防御、主动治理,进一步强化畜禽生产经营者动物防疫主体责任,树立“生产者防疫、受益者付费”理念,支持市场机制在强免疫苗经销、采购、免疫服务等环节决定性作用,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服务生产经营主体需求和适应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探索建立科学的强制免疫调整机制,推动动物疫病由稳定控制向净化消灭转变。

二、主要任务

(一)畅通疫苗市场供应。落实《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畅通强制免疫疫苗经营渠道,引导强制免疫疫苗生产企业加快构建经销网络,规范兽用生物制品经营活动,保障市场供应。养殖场户可向疫苗生产、经营企业购买强制免疫疫苗,对本养殖场户的畜禽按程序自主实施强制免疫。

(二)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在全省所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面推行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基础上,自2023年起扩大到专业户,政府采购强制免疫疫苗除不供应规模养殖场外,原则上不再供应专业户。确实无法参加“先打后补”的专业户及散养户,2025年之前继续由我县免费提供强制免疫疫苗。

规模以上养殖场的标准参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畜禽养殖场备案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机构信息管理的通知》(农办牧〔2017〕60号)规定的直联直报信息平台备案规模标准执行;专业户的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21〕465号)标准执行;规模以上具体标准为:依据设计规模,生猪存栏300头或年出栏500头以上、奶牛存栏100头以上、肉牛存栏100头或年出栏50头以上、羊存栏100只或年出栏100只以上、蛋鸡存栏2000只以上、肉鸡存栏5000只或年出栏1万只以上,种鸡、种鸭、鹅、蛋鸭、鹌鹑等蛋禽、种禽参照蛋鸡标准,肉鸭、肉鸽等肉用禽参照肉鸡标准执行。专业户具体标准为:生猪设计出栏50头以上,奶牛设计存栏5头以上,肉牛设计出栏10头以上,羊设计出栏50只以上,蛋鸡/鸭/鹅设计存栏500羽以上,肉鸡/鸭/鹅设计出栏2000羽以上的养殖户。

(三)优化疫苗政府采购和资金管理。2023年起,省级不再进行强制免疫疫苗集中招标采购,对专业户以下养殖户兜底所需强制免疫疫苗,由我县组织从疫苗生产、经营等企业进行政府采购。确保2月底前完成招标,统筹使用好强制免疫工作补助资金,确保免疫到位,保障2023年春防工作顺利开展。省级以上财政承担的强制免疫补助经费按照我县畜禽饲养量、单个畜禽免疫补助标准以及绩效评价等因素切块下达;市级财政承担县市区强制免疫“先打后补”以及确实无法参加“先打后补”的专业户和散养户疫苗采购所需资金的20%,剩余资金由县级财政承担。

(四)强化免疫效果监测。补助资金高于3万元的养殖场户要全部开展免疫效果自查,补助期内至少提供1次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强制免疫抗体检测报告,报告中检测样品量不少于30份。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对辖区内自购自免的养殖场户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随机抽检,每场户抽检样品数量由各地根据养殖情况自行确定,抽检范围涵盖先“打后补”的所有病种。设区市按一定比例对辖区内养殖场户进行监督抽检,省级结合春秋防集中监测对各地免疫效果进行核查。对监督抽检不合格的养殖场户要责令及时补免,并不予补助。

(五)推进免疫社会化服务。鼓励畜禽养殖协会、合作社、龙头企业、诊疗机构以及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等成立畜禽免疫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养殖场户提供免疫技术服务,帮助做好畜禽强制免疫工作。对第三方社会化免疫服务延伸不到的地方,以镇街为单位,组织村级防疫员做好兜底免疫服务,确保所有畜禽养殖场户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应免尽免。

三、实施内容

(一)补助范围

嘉祥县内自主完成当年度强制免疫计划的畜禽养殖场户。

(二)补助条件

1.养殖场户未领取、使用政府采购疫苗;

2.合法正规渠道购买国家批准的强制免疫疫苗,对所养畜禽完成各强制免疫病种(含亚型)的免疫,没有发生动物疫情;

3.履行建立免疫档案、佩戴畜禽标识、申报产地检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动物疫情报告等法定责任义务,积极配合畜牧兽医部门监督管理,未发生违法违规行为;

4.如实、规范填报养殖场户基本情况、强制免疫疫苗购置和免疫接种等信息,并按规定时限完成备案、补助申请等。

(三)补助额度

补助期内,原则上种畜禽、饲养周期超过1年的畜禽按存栏量予以补助,商品畜禽按出栏量予以补助,其中出栏量以检疫出证系统记载的申请期检疫数为准。

补助金额实行限额管理。参照2022年省政府招标采购疫苗价格和推荐免疫程序,畜禽单头(只)年度补助限额如下:

高致病性禽流感:种禽、蛋鸡等每羽不超过0.6元;商品肉鸭每羽不超过0.15元,其他商品肉禽每羽不超过0.09元。

口蹄疫:猪每头不超过1.6元;种牛、奶牛每头不超过4元,肉牛每头不超过2元;羊每只不超过1元。

小反刍兽疫:羊每只不超过0.4元。

布鲁氏菌病:牛每头不超过1.5元;羊每只不超过0.3元。

(四)实施程序

1.做好宣传统计。广泛宣传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将相关要求告知到每一个养殖场户,确保辖区内所有适用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的养殖场户按规定自主采购强制免疫疫苗,开展免疫注射。每年1月底前,养殖场户应当向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提交自购自免知情同意书,并明确是否申请当年度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补助资金。

2.养殖场户注册登记。乡镇畜牧兽医站要按照养殖场户意愿分门别类作好建档立卡,组织养殖场户及时通过山东智慧畜牧大数据平台完成注册登记,如实填写基本信息,上传相关资料。

3.实施强制免疫。自购自免的养殖场户自主向合法正规的疫苗生产企业或者经营企业购买强制免疫疫苗,按照当年度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实施免疫。完成强制免疫后,有条件的养殖场户要及时通过山东省智慧畜牧业务支撑服务系统录入免疫所使用的疫苗品种、数量,以及免疫畜禽的数量、免疫日期等信息。

4.补助经费申请。申请“先打后补”的养殖场户在当地规定的截止日期前提交补助申请,提供疫苗购买凭证、免疫记录等证明材料,补助资金3万元以上的养殖场户还需提交免疫抗体检测合格报告。逾期未申请或经审核不符合要求的,不得给予补助。

5.审核发放资金。乡镇负责对辖区内养殖场户“先打后补”申请信息进行初审,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负责终审。审核完成后,汇总生成辖区内《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自购疫苗经费补助汇总表》(样式附后),县财政部门对“先打后补”补助资金审核后,及时将资金发放到位。县级畜牧兽医、财政部门还要将发放情况上报市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推进实施。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负责直联直报信息平台与免疫、检疫信息共享,组织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规范申报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补助,以及补助申请的汇总审查确认;定期抽查核实强制免疫疫苗使用量、畜禽饲养量、检疫出证量等数据的逻辑关联性以及强制免疫效果,对监督抽检发现免疫不合格的养殖场户责成及时补免,并不予补助;按规定组织开展项目绩效目标执行监控和绩效自评工作。县财政局负责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补助资金需求的审核,以及强制免疫经费的筹集、拨付和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加强监督管理。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严格日常巡查,着力强化自购自免养殖场户监督管理,监督指导其落实免疫、消毒、报检、无害化处理等各项防控措施。一旦发现采购的疫苗不符合兽药及防疫管理有关规定,或未按规定履行免疫、防疫义务等的,一律从重处罚,不予补助。官方兽医要规范产地检疫,严查免疫档案,未按规定开展免疫的,不得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三)落实养殖者主体责任。养殖场户要自觉签订自购自免承诺书,依法履行强制免疫义务,健全免疫档案,开展效果监测,确保免疫质量。所购疫苗必须是农业农村部批准的强免疫苗,并仅限本场使用,严禁转让和倒卖。自觉接受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监测、监督、检查,严禁以各种方式骗取国家“先打后补”补助资金。对拒不履行强制免疫义务、因免疫不达标引发动物疫情的,以及在疫苗备案、申请、核实、使用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从严从重处罚,并一律取消其“先打后补”经费申请资格。

五、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县财政局要加强全面推进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强化部门协作,落实经费保障,夯实工作措施,深入推进强制免疫政策改革,确保取得实效。

(二)强化资金支持。县财政局要将免疫效果评价、免疫副反应处置、应急物资储备、“先打后补”补助以及无法参加“先打后补”的专业户及散养户疫苗采购、免疫用耗材、人工、疫苗冷藏、运输等费用按规定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免疫工作需要。

(三)强化政策宣传。通过专题培训、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加强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解读、宣传、推广,确保广大养殖场户应知尽知。

附件:1.养殖场户自购自免知情同意书(参考样式)

2.养殖场户自购自免承诺书(参考样式)

3.山东省养殖场户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补助申请表(参考样式)

4.山东省养殖场户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补助汇总表

                                                                                                    嘉祥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  嘉祥县财政局

                                                                                                                            2023年1月18日

附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