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黄垓镇把“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注重开拓创新,主动把“一花一世界,一墙一风景”彰显文明行为的墙画与整治提升人居环境有机融合,一幅幅形态鲜活、通俗易懂的文化彩绘、标语“搬”到了墙上,让单调静止的墙体变成了传播文明的窗口、学习教育的阵地、美化家园的景观,为黄垓镇带来了“盛世美颜”。
墙画传承了传统文化。走进西孔村,一条长长的山水壁画引人注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气势磅礴的山水美景的映衬下更具号召力。西孔村以“儒家文化”为主题的绘画画满了街巷院墙,点明了特色,唤起了“乡愁”,图文并茂、格调鲜明的墙画向村民宣传文明的同时也扮靓了环境,让全村各个角落都散发着文化色彩。时下,走进西孔村的大街小巷,格外引人注意的莫过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墙,村民抬头可看,移步可感。墙画不仅扮靓了村庄环境,还实现了“一墙一画一文化,一墙一画一风景”的整体风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文明绘画一上墙,整个村庄立马就‘靓’起来了,出门看到一面面漂亮的文化墙,每天心情都特别舒畅!”说起家门口的变化,村民孔宪留笑得合不拢嘴。
墙画熏陶了现代文明。“这个牙牙学语的小男孩拽着妈妈的衣袖找邻居老奶奶玩耍,是在告诉我们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家住铁庙村的村民张正勤逢人就夸,以前胡同两侧的墙上贴着好多小广告,铲了没两天就会有新的出现,每天接孩子放学从这儿走,都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现在可好了,回家路上可以跟孩子一起看这些生动有趣的墙画,还能教孩子一些文明知识。“每到放学的时候这些文化墙都会吸引学生和家长们驻足观看,既给村庄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又能润物细无声地教育下一代!”村支部书记张功涛对墙画的教育作用赞不绝口。在文化墙的打造上,黄垓镇按照乡村特色,将文明风尚、村规民约、政策宣传等内容统筹分类、科学编排,采用图片、漫画、文明标语、励志格言等表现手法,把文化墙建成了群众欢迎的政策明白墙、文化娱乐墙、美德教育墙。“文化墙画天天与群众接触,群众在行走中就能边走边看边记,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的熏陶,对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都有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党庆昌对绘制文化墙有着别样的深刻理解。
墙画提升了文明素养。“耐人寻味,观后很有收获。”近日,在鲁店村,村民鲁风亮的一句感慨道出了全体村民的心声,过往群众也纷纷表示,村两委打造的许许多多的“文化墙画”特别好,让人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一墙一风景,一墙一阵地,这些遍布大街小巷的无言“墙头”成了“文明”窗口,与文明实践图景相映成趣,实现了文明入眼、入脑、入心。“自从文化墙画建设以来,村民们天天耳濡目染、争先比优,村民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邻里更加和睦了,敬老爱幼、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更加浓厚了,文化墙画让村子越来越和谐、村风越来越文明!”鲁店村党委书记鲁先太对文化墙画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感触颇深。有文化墙“不间断”地“说话”,文明新风吹遍了唐柏之乡、冉子故里的每一个角落,文明风尚也在一点一滴中改变:邻里间更加和睦,志愿服务更加主动,群众建设和美乡村的热情不断高涨……。
黄垓镇按照“寓教化于美化之中”的理念和“让墙画‘说话’”的思路,让墙画有图、有文、有根、有魂,使广大村民在耳濡目染中增长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寓教于乐中传播文明。“百善孝为先”、“建设和美乡村,人人一马当先”、“支部争当红色堡垒,党员争当红色先锋,书记争当红色头雁”……,这些创意十足的墙画,让普通的墙面焕然一新、分外清朗,不仅时常吸引路过的村民驻足观看,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引导群众崇德向善,2000余平方米的“文明墙画”为和美乡村“增色添彩”,成为了传播现代文明的鲜活载体和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使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现代文明叠加突起的黄垓镇正以全新的姿态步入了跨越赶超的快车道。
(作者 黄文宣 冯再强 审核 韩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