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关于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 发布日期:2023-02-27 11:50
- 浏览次数:
- 录入人:嘉祥县司法局
- 信息来源:嘉祥县司法局
2022年,嘉祥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嘉祥为目标,推动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有效法律服务。
一、坚持系统治理,构建更高水平的法治嘉祥制度体系
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县委常委会、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县政府常务会专题学习内容,全面系统深入学习领会,组织各级各部门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60余场,形成了浓厚的法治学习氛围。坚持把法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计划,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法治工作8次,召开了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会议,开展年度述法评议工作,13个镇街的依法治镇(街)委员会及办公室挂牌运行。制定《嘉祥县贯彻落实〈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的实施意见》《嘉祥县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推进法治嘉祥、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
二、坚持机制创新,形成法治嘉祥新特色
(一)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开展委员会述法、年度述法和书面述法,推行“现场述法+代表咨询+书记点评+委员会评议”工作新模式,重点执法部门实行面向社会公众“电视述法+公众评议”工作新模式。建立履职工作任务清单,探索建立全县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平台、任前考法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定期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
(二)强化法治督察。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围绕“一规划两纲要”的贯彻实施,以全面依法治县工作突出问题和法治政府建设重点绩效考核反馈问题为突破点,组织开展1次全面督察、3次专项督察,督促解决各类问题短板67条。将法治督察纳入县委巡察范围,组织对2个乡镇、2个县直部门开展巡察,有力推动了依法治县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三)深入推进“八五”普法。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83个单位制定了“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在县电视台开设“局长普法上线”栏目,建立“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制度,开展网上评议和投票活动。深入开展全面普法工作,建设高标准普法直播间,制作20期短视频,传播弘扬法治故事,开展线下普法宣传活动153场次,其中“文明实践进万家·普法宣传走基层”普法文艺巡演活动30余场,培育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110名、村(社区)“法治带头人”370名。全面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法云寺普法基地获评“全省民族宗教领域普法宣传教育基地”,万张街道向阳村、卧龙山街道振兴村分别获评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获全国党内法规专项答题优秀组织奖,受到济宁市委普法协调小组通报表扬。县交警大队王成俭同志荣获“济宁十佳法治人物”。
(四)着力提升司法服务公信力。着眼“四个维度”兑现胜诉权益,守护平安嘉祥、护航和谐嘉祥、助推法治嘉祥、共建诚信嘉祥,审执结涉企纠纷4607件,典型做法被人民法院报和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专刊转发。全力维护稳定防控风险,严惩严重刑事犯罪,批捕犯罪嫌疑人137人,提起公诉738人。聚焦司法公正,强化刑事诉讼监督,做实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所办理案件获评全省执行监督典型案例。
三、转变政府职能,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一)深化“一网通办”。拓宽“不见面审批”,促进信息、业务办理联通共享,推进“一件事”集成化服务,完成县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编制。推行“1+13+N”服务模式,推进更多服务事项向镇街下沉,构建“10分钟”政务服务圈。聚焦“一次办好”目标,建成“网上办”“掌上办”渠道20个,组建帮办代办队伍,完成“不见面审批”5.2万件次,1026个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100%,与17个省160个县市区签订“跨域通办”合作协议。创成国内首个身后事“零跑腿”服务团体标准,颁发全省首张公共卫生许可电子证照。
(二)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健全县乡两级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全县13个司法所全部加挂“行政执法监督办公室”牌子,配齐配强镇街执法监督队伍,专职人员达到36名,发布行政执法监督权责清单,细化分解34项具体监督职责,厘清镇街急需执法事项,稳步有序推进镇街放权工作。主动接受各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4件、政协委员提案243件,办复率100%。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制发电子证照90类,制定县级证明事项免提交清单149项。强化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全县行政执法人员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采取“三导三保”措施开展“学、练、比”,取得良好成效。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选活动,以评查促规范,1篇案卷入选全市十大优秀行政执法案卷。创新府检联动机制,“府检”同题共答,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实现行政效能、司法效力、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检察日报》予以报道,省委、市委政法委分别转发推介。
(三)推动合法性审查工作全覆盖。运行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信息管理系统,完成重大行政决策录入6件,实现决策全过程留痕。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动态化信息化管理,动态调整共计11次。积极推动法律顾问参与合法性审查工作,法律顾问参与审查政府合同等其他公文90余件,推进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镇街全覆盖建设,各镇街合法性审查重大事项61件。
(四)大力推进诚信政府建设。牢固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能为”的理念,连续3年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2022年行政诉讼案件75件,败诉1件,败诉率1.33%,同比下降7.43个百分点。
四、坚持多元化解,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一)全面提升调解工作水平。全县370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全覆盖,2022年受理调解案件1438件,解调成功率达99.1%,打造梁宝寺“三贤调解室”、老僧堂“五老调解室”等一批优秀调解品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充实专职人民调解员42名,《人民日报》《法治日报》点赞嘉祥县专职人民调解员工作。“一拨就灵”群众诉求点单办理改革试点通过省级验收,“一网三联五清单”精细化治理做法获评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研究制定信访稳定工作责任制等20项制度,打好“法律、政策、感情”三张牌,帮助信访群众实现“事心双解”,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创新发展。高标准建成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仲裁、司法鉴定、法律咨询、律师代理全业务服务大厅,形成便捷高效、门类齐全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超市,实现“一扇大门进、多窗口服务、一揽子解决问题”。全县370个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开展法治宣传主题活动66场次,服务群众16.2万余人次,省司法厅进行宣传报道。
(三)强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年内办理一审行政应诉案件75件,行政复议案件57件、同比增长近30%,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
五、存在的不足及下步打算
2022年,虽然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部分单位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仍需强化;专职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的能力和技巧有所不足,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水平有待提升,培训力度有待加强;法治文化阵地、法治宣传教育体验中心建设存有薄弱环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标准低。下步,我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重要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以争创“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为统领,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断强化法治督察,全面执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重大文化建设项目,不断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和人员力量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争创全国“八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县,抓好基层干部法治培训,全面提升基层法治工作能力水平,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