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文化和旅游局2022年度工作要点
- 发布日期:2023-03-03
- 浏览次数:
索引号: | 11370829555207822N/2023-06921 | 发布机构: | 嘉祥县文化和旅游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成文日期: | 2023-03-03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全县文化和旅游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五大嘉祥”建设、“六个强县”突破、“1231”工作布局,以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创新突破年”行动为总抓手,加快提升文化旅游工作在群众中的满意度、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稳中求进、勇毅前行、创新突破、事争一流,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持续深入推进党的建设
1.加强党风、党建教育学习。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落实好“第一议题”制度,建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指示要求工作台账并定期督办。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加强对党忠诚教育,深化“四史”宣传教育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充分利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形式,坚持深入系统学、联系实际学、及时跟进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涵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深刻把握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感悟这一思想展现的真理力量、精神力量、实践力量,努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结合文旅、文物工作实际贯彻落实上下功夫,大力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
2.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三张清单,推进班子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法规执行、宣教。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效推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强化政治监督,落实市委关于加强干部队伍政治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的要求,培树“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加强干部队伍日常监督,运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批评教育。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对新履职干部和新提拔重用干部开展任前谈话和廉政谈话。加强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监督检查,盯紧重要节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落实好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工作台账,切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认真开展巡察整改工作。
3.提高党建统领各项工作水平。落实基层党组织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压实党建主体责任。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结合“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深化推进“领跑红旗科室”“三争奋斗标兵”评选工作,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争创群众满意党组织、争当为民服务先锋党员。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扎实推进文明单位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旅惠民志愿服务活动。
4.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紧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娱乐场所及网吧、“扫黄打非”等阵地领域,围绕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大时间节点,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对文旅、文物领域的舆情科学研判并处置,科学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二、推动艺术创作生产繁荣发展
5.加强艺术精品创作生产。以喜迎党的二十大为主线,以喜迎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加快优秀剧目创作生产,提升鲁西南鼓吹乐《吆嚎!大运河》,冲刺文化和旅游部群星奖。打造推出两部小戏小剧,带动全县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6.加大文艺人才培训。以县文化馆为平台,对文艺创作人才进行定期培训,对排练作品进行观摩,不断提升文艺创作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组织有关文化艺术创作人才采取外地考察学习、观摩表演现场、下乡体验生活等方式,培养艺术创作人才的灵感和悟性。聘请省内外知名创作人员来举办讲座、现场授课,加大对艺术创作人员培训力度。
三、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7.持续加大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在县文化旅游专班的领导下,强力推进石雕文化产业园、麒麟觅境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示范基地。
8.培育文旅发展新业态。继续举办嘉祥全域旅游消夏季系列活动,鼓励开发夜间游览项目,引导游客多元化消费,建设东方左岸、鲜农都、青山景区等1—2处示范点,积极发展旅游经济、夜间经济。深度挖掘嘉祥独具特色的吉祥文化、曾子儒家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嘉祥本地特色文化,把文化融入景区建设,打造一批看到见、学的会、能参与的场景式、体验式旅游新场景,建设2—3处沉浸式旅游研学基地。继续培育建设广胜木雕艺术博物馆、春秋源鲁锦博物馆,引导红太阳酒业集团等有关企业开发文化体验项目,制定研学体验课程,策划研学旅游旅游线路,进一步规范研学旅游标准化建设,争创“十佳研学旅游基地”。
9.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对现有景区深度提升,积极探索“互联网+5G+文化旅游”数字与生态融合发展,推动所有景区建立数字APP平台,并纳入“好客山东·云游齐鲁”(一部手机游山东)智慧文旅建设,让景区游客把嘉祥的美景、美食宣传出去,让外地的旅客通过手机游嘉祥、了解嘉祥。
10. 做好“三争”工作。积极指导春秋源鲁锦等2家文旅企业达到规模以上,做好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的包装和对上争取工作。
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发展
11.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进一步完善县级非遗展馆,利用文化馆现有场地建设非遗文化传习研学基地,加强鲁西南鼓吹乐、山东梆子等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鼓励创新发展,扶持广胜木雕、春秋源鲁锦、石雕等现有非遗企业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开发文创产品。打造非遗展馆,推进数字非遗博物馆建设。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非遗传播传承活动。
12.保护传承儒学孝道文化。深入发掘儒家孝道文化,评聘儒学讲师13人,颁发证书,在全县开展宣讲活动和参观考察活动,每个镇街宣讲3场。继续加大推动全县曾子学堂建设,完成39场次乡村儒学讲堂巡讲活动。
五、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3.推进镇村文化服务中心效能发挥。进一步完善镇村文化广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五化”建设。开展农家书屋建设和乡村阅读工作,全县每个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图书不少于60种、出版物配备资金不少于2000元。全县每个农家书屋各开展5场乡村主题阅读活动。建设城市书房和乡村书房,逐步实现阅读便捷化、均等化、社会化,2022年建设城市书房2处。开展山东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本镇村创建工程,拟推荐纸坊镇、纸坊镇武翟山村申报省级乡村文化建设样本镇、样本村,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嘉祥力量。
14.抓好“两馆”综合提升。县文化馆、图书馆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服务内容和手段,拓展服务功能,开展主题文化宣讲12次、公益文化讲座40班次、文化公益展览35次、传统文化交流10次等线上线下活动,传播先进文化,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丰富、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15.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聚焦迎接党的二十大,创新开展千场大戏(1680场)进农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4296场)、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25场)等文化惠民活动,持续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
16.严格广播电视阵地管理。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主线,指导、协调广播电视重大宣传活动,营造氛围、凝聚力量。规范广播电视传播秩序,推进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督导县融媒体中心、县广电网络公司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安全播出万无一失。做好2022年嘉祥县民生实事,着力推进县、镇(街)村三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年内完成2处县级应急广播平台、13 处镇街分平台、340处应急广播接收音柱的村村通广播和应急广播建设任务。做好济宁市政府2022年民生实事“有线电视银龄工程”工作,通过“政府补贴一部分、企业让利一部分”的方式,为全县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有线电视免费服务,今年完成约1万户安装任务。
17.加强印刷发行行业管理。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印刷企业和出版物发行单位监管,加大对侵犯他人著作权案件的查处力度,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版权保护与服务工作,开展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基地)创建活动,推进版权产业发展。持续推进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软件正版化升级服务。加强版权宣传培训。
18.加强新闻出版管理。整合利用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资源,紧紧围绕重大主题和重点工作、重大活动进行持续宣传报道。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维护意识形态主阵地安全,压实新闻单位的主体责任,强化对新闻单位记者证申领换发的监督管理。
七、提升市场管理水平和综合执法能力
19.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开展文旅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持续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抓好关键节点安全监管和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范;健全假日旅游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完善相关安全应急预案,开展处突应急演练;做好文旅系统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工作;开展安全生产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从业人员和执法人员“两个全覆盖”,实现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两个全通过”;抓好关键节点安全监管和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范;健全假日旅游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完善相关安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
20.提升综合监管水平。加强文旅市场监管,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办能力,大幅压缩办事周期,更大力度利企便民。持续开展文化旅游市场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加大对网吧、歌舞娱乐场所、出版物等场所的管理和整治力度,有效规范文旅市场秩序。
21.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开展旅游景区、剧院等演出场所、上网服务场所、文化娱乐场所、公共文化场馆等文化和旅游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督查活动。推动“限量、预约、错峰”常态化,严格管控团队旅游经营活动,防止疫情通过文化和旅游活动传播扩散。
22.加大市场执法力度。深入做好“扫黄打非”工作,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监测,有效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和网络空间。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等场所执法检查,强化网络文化、营业性演出等领域执法监管,持续开展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侵权盗版出版物经营单位的打击力度,确保文化市场进一步净化、文化环境进一步优化。争创全国第五批优秀执法案例。
八、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23.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持续开展普法宣传“进景区、进场馆、进社区”活动。
24.建设一流文旅队伍。狠抓干部作风建设,落实“干部作风建设三年行动”,打造作风过硬的文旅队伍。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和选拔任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开展多层次、多途径教育培训。科学编制机构和人员规划,抓好机构设置和人员调配,引进、培养一批推动文旅产业繁荣发展的拔尖人才和优秀专业人才,培养一批文化和旅游领域高层次人才。
25.优化运行保障体系。继续做好服务保障、民意“5”来听、“红色星期天”、统一战线和双拥等工作。指导、协调好乡村振兴等驻村帮扶工作。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提升信息公开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