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嘉祥县“多调联动”奏出祥城和谐曲
- 发布日期:2023-09-18
- 浏览次数:
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冠亚小区,楼上卫生间渗水将刘先生家的墙面浸泡,两家发生争吵。县“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专职人民调解员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人民调解员安抚当事双方情绪,顺利促成双方当场达成调解协议,刘先生顺利拿到赔偿款。“本来准备到法院起诉的,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解决了。”刘先生说。
矛盾纠纷的快速化解得益于“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的运行。嘉祥县打造了“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实现全县矛盾纠纷案件“一站式”受理、登记、分流、承办、督办、结案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构建起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全链条闭合体系,整合基层矛盾纠纷调解资源,建立“访调对接、诉调对接、警调对接”机制,推动纠纷解决从部门“单打独奏”向“多调联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心要向城乡社区转移,因此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我们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通过法治、德治、自治等方式,为城乡的居民提供有效的调解服务服务,努力创造让人民群众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的良好社会环境,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年攀升,绘就了一幅祥城平安画卷。”嘉祥县司法局局长袁庆东说。
近年来,嘉祥县全力构建大调解格局,实现调解组织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为当地居民提供便利、优质高效的调解服务。
各类调解资源融合,构建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的大调解格局。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县司法局分别与县信访局、法院、公安局先后出台工作意见,印发《关于建立“访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关于全面开展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方案》等,在济宁市率先建立健全规范的“访调、诉调、警调”三个对接机制。
去年,在济宁市嘉祥县拟建设中农联鲁南农产品电商物流园项目时,拆迁地块涉及居民李某山及李某修所建房屋。拆迁前,嘉祥街道委托某公司对房屋进行评估,评估过程中房屋确权等事宜均由李某修出面,李某修当时未提及其中部分房屋归李某山所有。在将补偿款全部发放给李某修后,上述房屋全部予以拆除。后来,李某山了解到拆迁补偿事宜,找李某修要补偿款未果,多次上访。嘉祥司法所主动介入这一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开展调解工作,并申请让村(社区)法律顾问团队介入。经过数次调解及释法明理,李某修将拆迁补偿款支付给李某山,该信访积案得以解决。
把矛盾纠纷导入法治轨道化解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必选项。全县13个镇街全部设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370个村(社区)普遍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不仅将调解组织建到了家门口,还加强专业调解组织建设,指导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10个,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80个,涵盖全县基层村(社区)、经济开发区、行业协会,以及医疗、婚姻家庭、知识产权、金融和消费等专业领域,实现了调解组织“横到边、纵到底”,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
政府购买服务,着力“党政主导,专兼结合”的人民调解模式。嘉祥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出台了《关于推广老僧堂人民调解工作经验的通知》,着力构建“党政主导,专兼结合”的人民调解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选聘专职人民调解员。
人民调解工作实现“四有”,即有专门的工作场所、有专职的调解人员、有专项的工作经费、有规范的工作制度。一是选聘专职人民调解员,变兼职为专职,实现调解队伍职业化。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为镇(街)、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选聘有丰富工作经验、热心公益、有威望和熟悉法律知识人员为专职人民调解员,派驻镇(街)“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工作,基层司法所负责日常管理。二是保障工作经费,变“让我干”为“我要干”,实现调解员待遇薪酬化。镇街与聘任人民调解员签订聘任协议书,明确待遇保障,财政拨付人民调解专项经费,全面落实人民调解“以案定补”,由县司法局审核后按照50-200元/件的标准发放补贴,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积极性和荣誉感。三是规范工作制度,变“不熟不懂”为“行家里手”,实现调解队伍专业化。各镇(街)要积极创建调解品牌,建立人民调解员定量考核和动态调整机制,专职人民调解员依申请和受政府部门委托参与人民调解工作,重点案件提级交办。同时,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依托镇(街)“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设置专职人民调解员办公室及调解室。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专职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做到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专职人民调解员,塑造了“五老调解团”“三贤调解”“巧媳妇调解团”“老兵调解室”等一批特色调解组织,将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赢得了百姓赞誉,有力筑牢了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治理网格化,打造大事小事一网兜“嘉和”调解网格服务品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村居(社区)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人民调解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3个,三级网格13个,子网格844个。打造了“多网合一、一网统筹”的网格化治理机制,积极构建联结党委政府、城乡群众的“一张网”,实现群众大事小事一网“兜”,打造大事小事一网“兜”嘉祥网格服务品牌。
“老邵,咱们村东头的麦子熟了,能联系到联合收割机不?”“没问题,我马上联系,准备好车装麦子。”一大早,嘉祥县老僧堂镇邵楼村网格员邵新安的电话一直没停,老邵联系完收割机械,并走到田间地头,看到小麦颗粒归仓,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车在村中行,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他们奋战在人居环境整治的一线、群众纠纷排查化解的现场,秸秆禁烧三夏生产的地头,始终工作在群众身边,为百姓生活着想。用自己的一双“铁脚板”,穿行织细织密了基层治理网格。每名网格长各司其职,深入辖区,走近村民,查访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做好群众的服务员、勤当政策的播音员、甘当正义的发声员、乡风文明的示范员、法律普及的宣讲员。为更好的让各村网格员充分融入人民调解工作之中,县司法局编撰刊印《智调慧解之实用技巧》《人民调解经典案例选编》等培训教材。“广大网格员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2023年截止8月份,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983起,参与信访纠纷化解62起,其中达成书面协议1333起,受理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达97%。”县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科长潘增奎介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