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索引号: 113708290043164240/2024-12449 发布机构: 嘉祥县司法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部门镇街文件
成文日期: 2024-02-28 失效日期:
有效性: 有效

2023年,嘉祥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践行法治为民,夯实法治基础,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以高水平法治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案例《“五治融合”推进基层普法与依法治理创建工作提质增效》入选《中国法治创新发展报告(2023)》及司法部案例库并在首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分论坛现场展出,法治案例《山东省嘉祥县强化“三个聚焦“治理效能 构建法治乡村建设新格局》入选司法部案例库,1名同志被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县检察院《建立健全“三三制”府检联动模式 在法治建设中彰显检察担当》获评“全省第四批基层检察院建设典型事例”,县司法局、县公安局荣获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成绩突出集体,11个司法所获评济宁市五星级司法所,荣获国家级荣誉3项、省级荣誉3项、市级荣誉41项。

一、统筹推进显质效,保障法治政府建设责任落实落细

一是夯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突出“一把手”抓“关键少数”,组织召开述法评议专题会,增加“两代表一委员”现场质询、书记现场点评等环节,开展现场述法评议模式,全县13个镇街,48个县直部门单位开展专题述法,实现镇街部门专题述法全覆盖。县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法2次,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法3次,县级主要领导批示4次,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会议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工作4次。

二是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入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意见》及省市通知要求,推动全县各级各部门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做到一体学习领会、一体指导实践、一体推动落实。制定《关于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党校课程主体班次学习内容,全县各部门单位开展专题学习40余场,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景区、进家庭、进农村、进单位、进社区等活动30余场。

三是完善法治政府监督机制。健全政务督查体系,即时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制发《政务督查》79期,对全县13个镇(街)、58个县直部门开展法治督察,实现了法治督察全覆盖。建立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完成对14个党委(党组)的法治巡察,法治巡察发现问题与县委巡察发现问题一并反馈,问题共享、整改共促,确保依法治县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二、守正创新抓落实,确保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落地见效

一是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印发《嘉祥县人民政府2023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全面推行嘉祥县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4件,备案率100%。积极开展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工作,开展1次全面清理和4次专项清理。全面铺开镇街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工作,镇街流转文件数量80余件。

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可网办事项达到890项、全程网办率99.7%。在全省率先推出跨区域“一照多址”改革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豁免改革,开工审批“一件事”入选全省“揭榜挂帅”改革创新试点。动态调整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对标最优逐项编制实施规范和服务指南。稳步推进县级机构改革,优化镇街机构设置,促进高效运行管理。深化国企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优化监管机制。

三是创新“府检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三条线引领、三平台支撑、三提升检验”的“三三制”府检联动模式,构建起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新型府检关系,合力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建“行政执法风险提示单”制度,对发现的行政执法风险瑕疵及时提示预警。明确把法治政府建设联动线、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联动线、社会治理共治联动线作为府检联动的三条主线,设计法治政府建设联动项目8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联动项目5项,社会治理共治联动项目8项,法治供给侧与政府需求侧双向发力,实现了项目聚焦、工作聚力。

四是强化权力制约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5件、政协委员提案254件,办复率均达100%。认真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工作要求,以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为目标,聚焦全流程、全覆盖监督,强化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与业务水平,不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抓执法案件办理网上运行情况,2023年,8家非自建系统单位共办理案件745件,移动端案件办理666件,结案553件,下发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6份。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整治实地督察活动,对重点执法单位的案卷、行政裁量权基准落实情况、网上办案等情况进行实地督察。开展“随同执法”活动,着力解决行政执法过程中粗暴执法、执法不规范等问题。开展2023年度行政执法人员年审和常态化培训工作,组织全县214名行政执法人员开展四年年审学习考试,通过率达99.5%。开展2023年度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执法听证主持人培训考试工作,为126名行政执法人员办理证件申领。

五是保障社会安全稳定。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推进“多网融合”,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开展“三级联动 家事嘉调”专项行动,推动诉源治理工作,成立“嘉祥县如心检调对接中心”,开展民事赔偿、补偿相关调解工作,各镇街调解委员会调解成功案件758件,案件调解量居全市第二位。创新建立金屯“联动调解”、孟姑集“调解直通车”、老僧堂“五老调解室”、梁宝寺“三贤调解”等品牌,调解做法被《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点赞。审结行政复议案件130件,行政复议数量持续走高,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办理一审行政诉讼案件108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建立“府院联席”机制,提供司法咨询60余次,专题培训600余人次。深化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建设,委派和解41件,达成和解29件。

三、法治为民促提升,推进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发挥公证职能作用。充分发挥保全证据、现场监督、提存等预防性司法证明制度的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嘉祥街道旧城改造项目现状保全公证,确保重点民生工程有力推进。创新“法院+公证+银行”执行案款提存保管的新模式,2023年,共办理公证1024件,开展各类宣传活动5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解答群众现场咨询700余人。

二是发挥法援保障作用。积极构建城乡网络体系,创新“10+1+13+370”模式,在检察院等10个单位设置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山东众翊轩律师事务所设立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在13个镇街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370个村居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立“法律援助+劳动仲裁”常态化工作对接机制,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零距离”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帮助。2023年,我县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138件,万人受援率30.54%,挽回经济损失710.99万元。

三是发挥普法筑基作用。开展各类普法活动268场次,普法宣讲37期,打造1处祥城法治景观带。结集编印《法润祥城》刊物1000本。举办普法文艺惠演基层行24场次。顺利完成全市“八五”普法中期验收。积极承办2023年度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之普法宣传教育启动仪式,认真承担全市深化行业及依法治理示范创建试点项目。举办“五类人员”法治素养培训班10期,在线考试2场。

四、服务经济助发展,推动法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提供制度保障。对涉及企业切身利益或者对其权利义务有重大影响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门听取有代表性的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建议。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行动,定期对现行有效的县政府及部门单位规范性文件组织全面清理,推动修改或废止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二是发挥司法职能。打造“助企暖商”法治营商环境,设立“法官工作室”,妥善审理涉企纠纷4494件,“执行合同”“破产办理”两项评价指标均居全市前三位。推进知识产权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诉前化解297件、诉中审结288件,审判经验被新华网、人民网、《山东法制报》刊文推广。成立驻县工商联“检察服务联络站”,开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五大行动。依法打击影响企业发展犯罪,起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55人。通过知识产权检察集中统一履职模式,办理知识产权案件8件。

三是推行柔性执法。全面梳理行政裁量权基准,明确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等具体情形。建立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清单、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保障企业竞争公平、透明、可预期。制定《嘉祥县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梳理指导事项302项,帮助企业精准识别行为违法风险点,提升企业合规经营意识,增强企业现代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梳理形成县级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214项,持续推进“减证便民”“无证利民”。

四是发挥律师职能。结合“一村一法律顾问团”“千名律师进企业”“新就业形态法律服务”等活动,对接重大项目、企业、产业园区等,提供“法治体检”、咨询意见、合同审查、风险防范等法律服务。组建嘉祥县企业合规律师服务团,制定律师开展企业合规法律服务业务指引,建立律师参与涉重大项目企业合规联动工作机制。

五、存在的不足及下步打算

2023年,虽然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部分单位法治意识有待提升、法治建设工作亮点和闪光点不够、协同配合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层法治力量还需加强、队伍专业化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2024年,我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重要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工作要求,聚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石,着力提升全面依法治县各项工作水平,打造公信力更强的法治政府。充分发挥好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和各协调小组对全面依法治县工作的领导和推动作用,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各项任务部署落到实处。健全完善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沟通对接机制,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接受监察、司法、社会监督,虚心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意见。持续深化“四述法四评议”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推进各类监督检查与法治督察相结合,着力建设高质量的法治督察协同配合工作体系。持续推动“府检联动”工作机制,发挥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的职能优势,实现信息共享、动作协同,加大监督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持续推动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协议等文件合法性审查增质提效,做好潜在法律风险、纠错隐患的准确识别、充分预判与事前控制。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优化行政复议工作流程。强化诉源治理和矛盾纠纷多元化治理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建立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协调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一体推进法治嘉祥、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组织开展好宪法、民法典等各类普法活动,制定“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开展好第二届“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活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