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垓镇注重培育厚植文明新风
- 发布日期:2024-05-09 07:05
- 浏览次数:
- 录入人:嘉祥县黄垓镇人民政府
- 信息来源:嘉祥县黄垓镇人民政府
近年来,黄垓镇注重弘扬时代文明新风,着力打造文明阵地,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心厚植乡村文明沃土,以文明新风助推乡村振兴,收获了累累硕果。
加强熏陶转化,倡树时代新风。镇党委、政府注重发挥农村优秀基层干部、乡村教师、退伍军人、文化能人、返乡创业人士等“新乡贤”的作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在全镇持续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并把“礼义仁孝善”写入村规民约;广泛开展“黄垓好人”和“十佳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同时,扎实抓好“好婆婆、好媳妇、清洁庭院”评选活动,进一步规范镇、村“道德文化讲堂”建设,大张旗鼓地宣传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村民见贤思齐;积极组织“班子扎实、经济发展、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的行政村申报县级文明村和市级文明村,以文明村为典型,大力宣传好的经验做法,鼓励其他村学习借鉴,在全镇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崇尚文明氛围。
提升人居环境,升华精神庄园。镇党委、政府注重整合资源、凝聚合力,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建设、产业扶持等途径,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创建成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乡村道路提升、坑塘治理、健身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近几年建设的鲁东、铁庙、金庄、郝庄、张楼、朱庄等数个市县镇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在全镇起到了加大的引领作用,像鲁东村的廉政文化长廊、金庄村的“小树林茅草亭”、黄北村的冉子湖、冉子广场等,都成为群众休闲、娱乐、健身、教育的好场所。“乡村环境的改善不仅使群众享受到了美好生活,而更重要的是让群众的道德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黄垓镇的村民不仅生活非常舒适惬意,而且文明程度越来越高”,镇党委副书记张立业的话语充分说明了黄垓镇的乡村文明建设成果。
厚植道德文化,凝聚文明合力。镇党委、政府以镇村文明实践站(所)为载体,注重把理论宣讲、科普推广、法律援助、道德讲堂、文化娱乐、组织建设、和美乡村创建等有机结合,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志愿者队伍频繁进校园、到田头、入村居,开展普法教育、科普教育,同时与党建引领、经济发展、移风易俗、服务前移等工作相互结合,开展了“家庭、家教、家风”主题宣讲活动,结合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等农村实际,用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列举古今中外名人的家教故事,用《三字经》、《千字文》等中国传统蒙学读物,诠释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其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事例、诙谐幽默的讲述,引起了村民强烈的共鸣,凝聚了共建美好家园的正能量;深入开展新乡贤评选活动,聚焦乡村致富带头人、公益慈善人士、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等对象,评选一批当代先进典型,制成宣传册,颂扬创业增收、报效乡邻的好故事,盘活人力资源,在村级建立“乡村讲堂”、“好人榜”,让乡贤道德模范、创业先进代表走上讲堂,在潜移默化中让百姓有所感悟,见贤思齐;大力培养和扶持乡土“文化能人”,充分发挥文化大院、文体广场等村级文化场所的优势,引导各村成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群众文艺团队,扩大乡土文化辐射圈,同时组织舞蹈队、曲艺队等自编自演节目,极大活跃、丰富、创新了农村文化生活,倡树了文明和谐新风。目前,全镇18个行政村都有各自的拿手好戏,都有各自的“领头雁”,都有各自的娱乐方式,像张垓村的扬琴戏、鲁店村的山东梆子戏、赵庄村的秧歌舞、西孔村的军乐鼓、黄西村的“赵家班”唢呐、黄北村的舞蹈队,都在冉子故里久负盛名;全镇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充分利用“接地气”、有独特“味道”的方式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乡贤文化、歌颂传统文化,为推进乡村振兴铸了魂、固了本,极大激发了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作者 丁万成 冯再强 审核 韩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