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农字〔2024〕44号关于印发《2024年嘉祥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布日期:2024-08-19
- 浏览次数:
索引号: | 113708294941001661/2024-14351 | 发布机构: | 嘉祥县农业农村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部门镇街文件 |
成文日期: | 2024-08-19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有效 |
2024年嘉祥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的要求,按照《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4年山东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农科教字〔2024〕11号)、《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4年济宁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济农字〔2024〕73号)文件要求,现就做好嘉祥县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综合考虑种植、畜牧、渔业、农机等行业统筹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组织引导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切实履行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指导服务、人员培训等职能任务,强化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责履行,推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发展,加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展示和推广力度,加快信息化手段普及应用。全县建设8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遴选推广先进适用主推技术15项,主导品种17个。针对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生产中的难题形成综合技术方案,在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场所开展技术示范、机具演示活动。遴选116名精通业务、服务优良的农技推广人才。培育580名科技示范户,示范户,优先遴选经营主体和高素质农民,强化辐射带动作用。招募25名特聘农技员,对1/3以上在编在岗基层农技员开展先进成果普及培训,落实好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推动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保持稳定,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技术集成示范等公益性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二、聚力支撑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根据国家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精神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嘉祥县2024年度粮油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实施方案》,开展支撑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一)支持稳产保供任务落实。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开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试验示范、农业防灾减灾等技术服务,强化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责履行。开展国家大豆单产提升行动,针对大面积单产提升存在的制约因素,集成熟化大豆单产提升“加增促助减”五步推进技术综合技术方案,持续推进优良品种、高产技术、配套机具、管理措施集成应用,推广高效轻简化的生产模式,推动全县粮油单产提升行动取得实效。
(二)依托示范基地推广应用。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在重点镇(街)全覆盖开展综合技术方案的示范展示,大幅提高单产提升关键生产技术入户率、到位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嘉祥国家大豆产业园核心区300亩展示基地开展大豆新品种展示示范,明确1名负责人、1名技术联络人,开展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培训,促进技术交流与信息共享,集成组装适合全县大规模推广的绿色高产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
三、聚力提高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水平
以选好、推好、用好农业先进生产技术为目标,围绕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现代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等深入挖潜,持续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
(三)推介应用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加强国家和省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介应用,积极申报省“三新一例”(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农技推广典型案例)及适用实用的“土法子”“小发明”等事项的储备、遴选、推介。成立技术指导团队,遴选发布年度主导品种17个和主推技术15项,并通过示范基地和示范户进行示范展示。
(四)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指导。积极响应省“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建立健全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机制,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科技示范户,每名县乡农技人员至少联系5个以上农业生产大户,对接2个以上家庭农场或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加快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模式,在关键农时农事开展专项指导,依托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线上线下培训、成果展示等,加快农业技术普及应用,推动先进适用技术、先进农机装备进村入户到田。
(五)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聚焦我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8处(嘉祥县乡情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嘉祥县银堂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嘉祥县兴邦农业种植合作社、嘉祥县龙腾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嘉祥县仲山镇胡契山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嘉祥县玉玲春家庭农场、嘉祥县聚祥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嘉祥县纸坊镇聚英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制定基地遴选标准和管理办法,健全管理评价制度。指导基地制定年度建设方案,明确年度技术示范和服务任务,统一树立“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标识牌。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带动作用,确保区域内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试验示范全覆盖。
四、聚力强化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加强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培养,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六)提升农技推广队伍能力素质。一是完善省市县三级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机制,切实提高培训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积极配合省、市级遴选农技推广骨干人才统一参加不少于5天的省市脱产业务培训。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发展,结合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要求,采取课堂教学、异地研学、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分产业、分层次、分类别开展不少于5天的县级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其中实训课程不少于2天,确保1/3以上在编在岗基层农技人员接受培训。二是扎实开展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落实好2020级公费农科生定向就业和2024年公费农科生定向协议签订,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进入农技推广队伍,为我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充实力量。
(七)优化特聘农技员队伍管理。围绕我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从“土专家”“田秀才”及“三支一扶”计划涉农毕业生、新型经营主体技术骨干、高素质农民中,招募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技术专长、服务意识协调能力较强的人员25人作为特聘农技员,开展产业技术指导、咨询服务、政策宣传。特聘农技员的招募、使用、管理、考核均按照发布需求、个人申请、技能考核、研究公示、确定人选、签订协议等程序进行,全程公开透明,广泛进行公示。完善特聘人员管理制度,加强考核管理,稳定聘任与动态调整相结合,优先续聘考核优秀人员。
五、聚力打造农技推广新模式新机制
突出公益导向,强化农技推广机构主导地位,联合科研、高校、涉农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等单位,构建“一主多元”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八)积极开展多形式农业科技服务。继续贯通农业科研、推广和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对接联系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大豆重点县分区域技术支撑单位济宁市农科院,集成推广综合性技术解决方案,开展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培训,促进技术交流与信息共享,推动我县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取得实效。针对重点镇(街),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科研院校专业人员、涉农经营主体为辅,分产业、分类别创设区域性服务机制,将县乡农技员和特聘农技员连点成线。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互联网+农技作业”等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生产管护、储存加工等全程科技服务。
(九)提高农技推广信息化水平。加快普及“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手段,引导广大农技人员和特聘农技员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在线开展业务培训、问题解答、咨询指导、互动交流、技术普及等农技服务。强化农技推广补助任务成效展示,承担任务的农技员、特聘农技员、服务主体(示范基地、示范户)均须在“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填报服务做法和具体成效。对于年度任务支持的人员培训、特聘计划招募、主推技术推广等工作,安排专人及时填报信息平台,全程线上动态展示。
六、聚力强化工作保障
(十)强化组织管理。我县成立专项指导工作组,指导做好工作实施。对照年度目标任务,编制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的实施方案,对目标要求、工作内容、资金使用及推进措施等做出全面、具体、明确的安排部署,实施方案经市局审核备案后印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健全档案管理,做好各类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确保任务规范实施。
(十一)强化绩效评价。我县积极通过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等推进任务落实,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我局将建立健全项目执行定期调度督导机制,及时掌握项目执行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按照《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办法》,所有县镇(街)农技推广机构都要明确固定的农技推广人员,悬挂全国统一的农技推广标志,建立健全工作月历台帐,强化日常动态管理,紧盯执行进度,严格绩效评价。对未纳入建设任务的各项支出不得列入本项目财政资金使用。
(十二)强化总结宣传。积极挖掘、系统总结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和补助任务实施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通过现场观摩、典型推介、经验交流等方式,加大宣传推广,扩大社会影响力,全方位展示农技推广体系良好形象,为农技推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夯实我县农技推广基础。
44号关于印发《2024年嘉祥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pdf
44号2024年嘉祥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方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