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嘉祥县农作物病虫预报(第2期)

春季麦田杂草发生趋势及绿色防控技术意见


小麦返青至起身期是麦田杂草防除的关键时期之一,我县冬前化学除草面积少,应做好春季麦田化学除草工作。虽然去冬今春我县雨雪偏少,但小麦播种期间土壤墒情较好,而且冬春气温明显比常年同期偏高,适于杂草出苗和越冬生长。目前,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的地块,杂草出土集中、草龄小、生长转旺,此时麦田化除效果好。小麦进入拔节期后,应停止使用化学除草剂,进行人工除草工作。

一、发生趋势

据县植保部门调查和预测,今年我县春季麦田杂草中等偏重发生。其中旱茬麦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中等偏重发生,个别地块节节麦严重发生;稻茬麦田杂草中等偏重发生,其中部分地块禾本科杂草严重发生。

二、防控适期

人工除草:于小麦返青至拔节期进行麦田中耕划锄,小麦拔节期后,人工拔除影响小麦生长的大草和节节麦等恶性杂草。

化学除草: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小麦拔节期前进行。

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1、人工除草措施

(1)中耕划锄:早春土壤表层化冻后,结合春季麦田管理及时进行中耕划锄人工除草,还能起到提温、保墒、促早发等作用。

(2)人工拔除:小麦进入拔节期后,人工拔除影响小麦生长的大草和节节麦、猪殃殃等恶性杂草,减少杂草在田间的落种量,降低翌年麦田杂草基数。

2、化学除草措施

(1)播娘蒿、荠菜、婆婆纳、猪殃殃及泥湖菜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以播娘蒿、荠菜、麦瓶草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5%双氟磺草胺悬浮剂每亩5-6毫升,或10%双唑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每亩20-25 毫升;以猪殃殃为主的麦田,可选用200克/升氯氟吡氧乙酸乳油每亩60-65毫升;以婆婆纳为主的麦田,选用含苯磺隆成分的除草剂,如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每亩1.2—2克。也可每亩选用34%氯吡·唑草酮20—30克+5%双氟悬浮剂15-18毫升、45.9%双氟•滴辛酯悬浮剂(麦施达)30-35毫升、56%二甲四氯钠可湿性粉剂30g+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20-35毫升。以上药剂均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

(2)野燕麦、雀麦、早熟禾、硬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以看麦娘、硬草、菵草等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6.9%精噁唑禾草灵乳剂100~120毫升、5%唑啉草酯乳油每亩60-80毫升、8%炔草酯(麦极)可分散油悬浮剂每亩37.5-50毫升;以雀麦为主的麦田,选用70%氟唑磺隆(彪虎)水分散粒剂每亩3—4克、7.5% 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每亩10—12克。以上药剂均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

(3)单、双子叶杂草混生麦田:可亩用5%双氟悬浮剂15-18毫升或20%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50毫升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0克+15%炔草酯(麦极)30—40克或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40—160克,对水30-40公斤进行喷雾防除。科学选择以上药剂混合使用,但不能与含有唑草酮、2.4-D丁酯、乙羧氟草醚等激素类除草剂混用。

(4)节节麦为主的麦田:可选用3%甲基二磺隆悬浮剂(世玛)每亩25~30毫升,或3.6%甲基碘磺隆钠盐•甲基二磺隆(阔世玛)水分散粒剂每亩20~25克,以上药剂均对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

四、注意事项

1、正确选用除草剂,严格按照推荐剂量。禁止使用甲磺隆、氯磺隆等残效期长的除草剂,以免对后茬花生、玉米等作物产生药害。严格按照除草剂的适宜浓度、使用时期和技术操作规程使用。不得随意加大除草剂的用量,做到不漏喷,更不能重喷。不同的年度间要科学轮换、交替使用除草剂,以延缓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药性。

2、要关注天气变化,选择晴暖无风的中午喷药。早春气温波动较大,低温易造成药害。要求喷药前后3天内日平均气温稳定在6℃以上,日最低温度不能低于0℃,白天喷药时气温要高于10℃。尤其是使用含甲基二磺隆成分的除草剂防治节节麦时,一定要注意气温的变化,喷药前后5—7天出现阴雨天、大风天时,应禁止用药。

3、越冬期受冻较重的地块,不要急于开展化学除草。要先加强肥水管理,等小麦缓苗后,抓住拔节前防治适期开展化学除草。

4、除草剂不能使用过晚,一般不要超过3月20日。小麦拔节后,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防除杂草,以免产生药害。

5、不要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施除草剂,以防发生飘逸药害。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要大力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新型施药机械,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尽量避免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施除草剂,以防发生除草剂飘逸药害,尤其是大蒜、圆葱等种植区域。

6、做好农药包装袋(瓶)回收工作。使用麦田除草剂后,要及时回收农药包装袋(瓶),并送到农业部门指定的回收点,防止产生农业污染,以达到农药减量控害、农田生态环境安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