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嘉祥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 发布日期:2025-05-13
- 浏览次数:
索引号: | 11370829004333515H/2025-01807 | 发布机构: | 嘉祥县发展和改革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发展规划 |
成文日期: | 2025-05-13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2025年1月16日在嘉祥县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嘉祥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安排意见,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4年,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全县上下在县委坚强领导下,聚焦高质量发展,紧扣“1231”工作布局,笃行实干、奋勇争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4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86亿元、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
(一)发展质效实现新突破。现代农业量质并提。粮食播种面积154.46万亩、总产69.96万吨,实现双增长。济宁青山羊原种场获评国家级肉羊核心育种场,连续5年荣获全国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综合评估优秀县。工业经济稳中有进。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1家,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瞪羚企业71家。洪润电碳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服务业发展持续向好。在全市率先出台服务业攀登进阶行动县级实施方案,规上服务业企业发展到64家、营收增长20%。全县港口吞吐量达1525万吨、增长33%。
(二)有效投资取得新进展。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3个,祺添新材料、东辰汽车等10个项目建成投产。29个省市重点项目、49个县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均达120%。在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评比中荣获第4名,科伦普合金新材料入选全市“十佳”项目名单。要素保障夯实有力。争取市级及以上资金50亿元。保障省市重点项目用地1671亩。项目招引成效显著。新签订过亿元合同项目33个、过10亿元项目3个。世界500强中国电建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落地。
(三)内生动力展现新活力。创新驱动加力赋能。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6家,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9家。益大新材料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圣润纺织获评省工程研究中心。人才引育成效显著。新增高技能人才3092人,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0人,培育省级以上重点人才项目13人。消费潜能持续释放。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推动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2亿元、增长6%。举办杏花节、牡丹花节等文化活动,带动旅游消费4.2亿元。
(四)城乡发展呈现新面貌。城市更新加速推进。萌山、黄河沟、菜园等“五大片区”征迁全面完成,尚龙和院等7个保交房项目竣工交付,梧桐树高品质住宅项目全面投入市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建智能充电站58座、充电桩570个。完成5G基站建设118个,县域5G信号覆盖率达90%以上。修复县乡公路路面1.8万平方米,整治提升公路附属设施500公里。镇村建设有力有序。纸坊镇县域次中心镇市级样板建设加快推进,梁宝寺镇引河片区获批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11个省级、9个市级和美乡村完成施工,升级改造农村道路243公里。
(五)生态建设迈出新步伐。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3%、优良天数达到272天。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龙祥河获评省级幸福河湖。重点建设用地安全率保持100%。国家级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项目顺利推进,完成采煤塌陷地治理2450亩、国土绿化1468亩。圆满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50.7万千瓦、发电量6.89亿千瓦时,获评省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县、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县。
(六)民生福祉彰显新温度。新增城镇就业3653人、再就业1346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5.8%和97.1%。新改建萌山南等学校4所,新增学位1.1万个。全县高考本科上线人数持续保持全市领先。完成适老化改造200户,新建助老食堂16处,养老床位、婴幼儿“托位”分别达3848张、3610个。发放各类救助、抚恤资金1.94亿元、惠及3.14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实现二十连增。在全市率先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获评全省心源性猝死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县。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经济持续向上突破的基础还不牢固;产业结构矛盾突出,新兴产业支撑不足,核心产业链竞争仍然偏弱;亩均效益好、市场潜力大、区域带动性强的财源型、支柱型大项目较少;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紧,财税收支矛盾越发突出;城乡建设和社会事业还有不少短板,民生保障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仍有一定差距。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关注,努力克服破解。
二、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决胜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做好202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发展新理念,紧扣省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围绕“三化”协同、“三区”建设,聚焦“五个倍增”“七个新提升”,持续深化“十大攻坚举措”,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开创新时代“强富和美”新嘉祥建设新局面。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8%、7.6%左右,全面完成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
三、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及政策措施
(一)聚焦扩内需促消费,全力激发市场潜能。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抓好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建设,入选省重点项目9个以上、市绿色低碳项目15个以上,新增纳统5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5个,争取政府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项目38个以上。实施工业技改项目80个,投资增长10%以上。着力攻坚项目招引。聚焦有机颜料、特碳材料等重点产业,集中资源招引关联配套项目、“链主型”企业,全年新签约落地过亿元项目20个以上、过10亿元项目2个。着力强化要素保障。聚焦上级政策导向,做好项目策划包装,争取市级及以上资金不少于50亿元,政策性融资突破10亿元。保障建设用地供应2000亩以上,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1100亩。着力释放消费潜能。加快顺合嘉园等高品质住宅项目建设,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精心打造原乡左岸、德信啤酒等夜游消费升级版,新增2A级及以上景区4家。办好“消费品以旧换新”“黄河大集”等系列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
(二)聚焦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力推进制造强县。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制造强县“首位战略”,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倍增计划”,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等10家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15家以上。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坚持产业兴农,提档升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争创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继续实施制种大县奖励政策,高标准推进圣丰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华亚大豆育种创新研究院、诚丰大豆产业研究院建设,新增省级以上审定品种6个。争创全国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综合评估优秀县。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实施服务业攀登进阶,加快12个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力促服务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达到43家,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纳统15家,力争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1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6%以上。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建成投用祥城北港码头、易隆港集装箱码头,港口吞吐量突破1600万吨。
(三)聚焦改革创新赋能,增强发展内生活力。攻坚推进对外开放。加强益大新材料、圣润纺织等外贸龙头企业帮扶,推动傲宠生物、鑫亚非等企业实现自营产品出口,新增跨境电商5家、进出口实绩企业10家,新建海外仓平台2个,外贸进出口增幅达5%以上。蓄势突破科技创新。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力争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40家,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8%以上。签约产学研合作攻关关键技术14项以上,引进大院大所共建载体2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5%以上。扩面布局创新平台,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6个以上。聚力提升人才引育。举办系列引才活动,引进海外人才6人,引育省级以上重点人才10人以上、青年人才2800人以上。提升政务服务“软”环境。大力推广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容缺办理”“不见面”审批,争创更多省市“揭榜挂帅”试点,持续擦亮“嘉·快办”服务品牌。
(四)聚焦城市品质提升,打造宜居宜业环境。大力推进融合发展。以打造济宁“西花园”为抓手,高标准编制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方案、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积极融入济宁都市区一体化发展布局。全力推进刘山、李河沟等重点片区拆迁改造,力争萌山一期、环城河南片区等5个棚改项目交付投用。新打造“美好家园”小区5个,新增道路亮化7公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清淤排水管网35公里,高标准完成求知路东段、车站东路南段等11条市政道路建设。新增公共充电设施300个以上,新建口袋公园2处。全面建设和美乡村。高标准打造9个市级乡村振兴片区,新建省级和美乡村2个、市级22个,争创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新改建农村道路77公里、养护大中修139公里,完成村道安防工程30公里,争创全国农村公路一路一档示范县。持续推动绿色转型。深化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建设,稳步推进整县分布式光伏、集中式风电、“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生物质热电联产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全县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52万千瓦以上,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超过30%。
(五)聚焦民生福祉改善,着力提升幸福指数。全力推动高质量就业。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再就业1300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做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新增2375个城乡公益岗。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000万元,扶持创业就业1880人以上。完善优质教育体系。实施薄改工程24个,高标准完成校安工程20个,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建成投用嘉北实验高中,普通高中录取率达到70%以上。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医疗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加快人民医院、精神病院新院区建设。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新增市级特色专科卫生院2家,改造提升薄弱村卫生室200个。全力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织密社会保障网络。扎实推进职工、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97%以上。完成家庭养老床位建设150张,培育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2家以上,托位使用率增长5%以上。加大文化惠民力度。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曾子学堂宣讲等文化惠民活动1万场以上。
(六)聚焦统筹发展安全,切实守牢一排底线。守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底线。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完成恢复耕地2000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54.2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14亿斤以上。守牢生态安全底线。抓好移动源、餐饮油烟、臭氧等污染管控,确保PM2.5平均浓度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向好。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确保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整治,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治理采煤塌陷地1000亩,完成国土绿化500亩。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拓展“嵌入式帮扶”和安全生产数智管理双控平台应用,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消防救援等各项工作。守牢财政金融安全底线。健全风险监测防控机制,积极稳妥化解政府债务,兜牢“三保”底线,坚决防范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全力做好重大活动维稳安保工作,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做好退役军人等优抚对象权益维护,全力守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做好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深感重任在肩、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和建议,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奋力谱写新时代“强富和美”新嘉祥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