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嘉祥县农作物病虫预报(第13期)

注意查治大豆田甜菜夜蛾



近期我县雨水较多、温度较常年偏高,预报三、四代甜菜夜蛾在大豆田中等偏重至大发生。甜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杂食性害虫,幼虫可为害大豆、玉米、辣椒、花生、白菜、番茄等多种植物,具有高抗药性、假死性、爆发性、昼伏夜出等特点。甜菜夜蛾在我县一年发生5代,从早春一直为害到秋末,世代重叠严重,尤其在夏秋季大豆等作物上危害严重,啃食叶片,造成缺刻或孔洞。目前我县大豆大多处于苗期至花荚期初期,叶片嫩绿,营养丰富,利于甜菜夜蛾取食为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防治适期

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为三、四代甜菜夜蛾幼虫防治适期。田间1—3龄幼虫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清除虫源和减少栖息场所。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健壮植株,增强作物长势,提高抗病虫能力。

2、物理防治。傍晚人工捕捉大龄幼虫,挤抹卵块,降低虫口密度。在成虫始盛期,田间设置杀虫灯、性诱捕器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使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制剂,以及保护利用草蛉、寄生蜂、田间小蜘蛛等天敌开展生物防治。

4、化学防治。要重点做好“一控双增”和“一喷多促”等技术的应用,大力推广植保无人机打药、统防统治等技术措施。

(1)“一控双增”。在夏大豆苗期至花荚期(7月底-8月上中旬),采用杀虫、杀菌剂一次喷药,防治点蜂缘蝽、烟粉虱、棉铃虫、甜菜夜蛾、叶斑病等多种病虫害,实现夏大豆产量和质量双增加。

(2)“一喷多促”。大豆鼓粒中后期,以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促进剂为主,根据病虫害发生实际,再加入杀虫杀菌剂进行“一喷多促”,防病治虫、促进叶片功能延长、促籽粒饱满、促单产提升。叶面肥可选用磷酸二氢钾、氨基酸水溶肥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选用芸苔素内酯等。

杀虫剂:可选用4%甲维·氟铃脲微乳剂10-15毫升/亩、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12克/亩、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0-15毫升/亩、15%氯虫·高氯氟悬浮剂10-20毫升/亩、3%甲维盐水乳剂10-12毫升/亩、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6-20毫升/亩、5.7%甲维盐悬浮剂30毫升/亩、50克/升虱螨脲乳油40-60毫升/亩、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2-15克/亩、25克/升溴氰菊酯乳油24-28毫升/亩等药剂。

杀菌剂:可选用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50毫升/亩、17%唑醚·氟环唑悬浮剂50-60毫升/亩、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30-40毫升/亩、6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15克/亩、43%戊唑醇悬浮剂40毫升/亩等药剂。

注意事项:规范农药操作规程,合理轮换用药和交替用药。采用植保无人机喷药时,要注意每亩用水量不低于3公斤,距离作物高度、飞行速度等要按照植保无人机机型及技术操作规程等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