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发布日期:2025-08-05
  • 浏览次数:
索引号: 11370829771010370B/2025-02687 发布机构: 嘉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成文日期: 2025-08-05 失效日期:
有效性:

2025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以“高效”和“办成”为核心导向,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全面优化政务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审批服务效能,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聚焦固本强基,干部队伍建设展现新风貌

一是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增强。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局党组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9次,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研讨6次。党支部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二是作风建设常抓不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初制定党建工作要点和全面从严治党任务清单,专题研究党建、全面从严治党各1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廉政教育和窗口作风整治,严肃查处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等问题。三是干部队伍素质稳步提升。围绕政策法规、业务技能、服务礼仪、信息化应用等内容,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培训12场,覆盖全体工作人员。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明显提升。

二、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一是持续深化集成服务改革。围绕国家确定的重点“一件事”场景,结合本地特色服务事项,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1+1+N”工作机制,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一件事”办理流程再造。上半年共完成18个“一件事”集成服务场景优化,平均减环节73.62%、减时间70.42%、减材料75.2%、减跑动71.32%,累计办件量超2万件,形成经验做法64篇,省级以上媒体报道9篇,“用电变更与工商变更联办一件事”“特色种植产业一件事”“三链集成服务模式”等案例入围2025数字政务博览会暨优化营商环境交流会优秀案例。二是持续优化市场主体准入准营环境。企业开办实现“一窗受理、一次采集、一网通办、当日办结”,全程电子化登记率达98%以上。1-6月份,全县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215户,其中企业1475户、个体工商户272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4户,市场主体总量达7.7万户。推广“个转企一件事”,办理环节从7个压缩至1个,审批时限压缩80%以上;开展药品、医疗器械领域“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模式,实现审批时限压缩75%以上。上半年全县新增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2家,行业规模同比增长15%,带动就业500余人。三是持续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持续推进“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服务,助力项目建设“轻装快跑”,全面提升项目建设落地效率。山东祺添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69万吨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和功能有机硅材料生产项目,通过“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改革,从提交申请到拿到施工许可证仅用了6个工作日,比原计划提前30天开工建设。依托政务服务平台,搭建工程建设项目网上申报系统,实现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线上办理,线上审批率达99%。组建“项目管家”团队,深入工业园区及重点企业一线,开展“送政策、解难题”活动,累计走访企业29家次,解决立项、规划、环评等审批问题21项。

三、聚焦便捷高效,政务服务能力跃上新台阶

一是服务模式持续创新。深化“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改革,制定标准化手册,推行“免申办”“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等机制,上半年减少群众提交材料3万余份。拓展“跨域通办”合作单位40余个,调整“跨省通办”事项12项、“省内通办”事项8项,累计办理量达16002件。二是智慧赋能成效显著。持续优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动257项中台跳转、265项专网跳转事项上线运行,确保网上申报路径畅通。强化“爱山东政务服务”APP用户体验,梳理智能导办、智慧问答智库270余条,提供7×24小时不打烊服务。组织开展政务服务要素精准核查3次,下发整改通报3次,召开专题培训会3次,随机电话核查事项8批次,确保事项准确率100%。三是“1530”便民服务圈建设全面推进。构建“1+13+N”三级联动服务体系,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行“一镇一清单”。组织“政务服务进市集”活动,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体验活动,63位领导现场办公,破解堵点难点问题20余个,进一步提升办事便利度。

四、聚焦规范运行,平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指导县、镇、村级1583项政务服务事项完成系统认领与发布,动态更新进驻事项清单2次,调整事项20余个,确保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等要素统一规范。健全“首席代表”、限时办结、“24小时不打烊”等制度,推动“同标同源”建设落地见效。二是场所管理更加规范。持续优化县政务大厅功能布局和服务环境,完善咨询引导、预约办理、延时服务机制,推进适老化、适残化改造。开展“冷硬慢”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日常巡查和投诉处理,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三是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组织行政执法和监督规范化培训班2期,窗口人员业务能力持续增强。定期开展案卷评查工作,上半年完成行政许可案卷评查2次,以评促学、促改、促规范,有效提升审批质量。

上一篇:
下一篇: